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北京]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物质与酸雨的形成无关的是

A. B. C. D.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 C. D.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是

A.二氧化碳 B.水 C.煤油 D.沙土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氧元素的得失 B.氢元素的得失
C.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D.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A. B. C. D.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该消毒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

A. B. C. D.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0.8g某物质含有个分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8 B.16 C.64 D.160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人类健康或生活实际的角度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铝锅可长时间盛放酸性食物
B.氯气泄漏后应顺风向低处跑
C.食用“加碘”食盐不利于健康
D.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放氢氧化钠
B.在烧杯中溶解固体NaOH,完全溶解后立即将其转移至容量瓶中
C.过滤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都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液体的引流
D.从NaCl溶液中获取晶体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配制100mL 2 mol/L的溶液,应称量的质量为

A.21.2g B.20.1g C.212g D.201g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通常大于100nm
C.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适量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制得胶体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L
B.1mol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L
C.1L0.5mol/L的溶液中,含有的个数为
D.在标准状况下,总质量为28g的和CO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L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用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B.氨水和稀硫酸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硝酸反应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A. B.
C. D.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
B.铁与盐酸反应: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D.与稀反应: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A. B. C. D.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金属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使鲜艳的红色花瓣褪色
具有漂白性
B
气体接触时有白烟产生
反应生成固体小颗粒
C
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运输浓硫酸
铁在常温下与浓发生钝化
D
蔗糖遇浓硫酸变黑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

A.用稀盐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
B.用碱石灰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
D.用萃取碘水中的碘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粗盐中的,可先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⑤④①③ B.⑤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⑤③ D.④①②⑤③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中,因为反应条件或用量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和HCl         ②
溶液与氨水       ④与稀

A.除②外 B.除③外
C.除②③外 D.除③④外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
B.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
C.镁铝合金可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
D.高纯硅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的氧化性比
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的氧化性比
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G装置中溶液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1)从化合价的角度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
的性质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只有氧化性          B.只有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将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由紫色褪至无色。反应结束后,硫元素存在形式合理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
①已知蛇纹石由组成。其中属于_______氧化物,属于_________氧化物(填“酸性”、“碱性”或“两性”)。
②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
I.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中、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II.再向滤液中加入溶液至过量、过滤,滤渣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③若将少量的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溶液中,所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位同学用铜和硫酸做原料,设计了两种制取硫酸铜的方案:
方案①: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即
方案②: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①”中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
(2)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更合理?_______(答编号)。理由是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1)写出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并将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①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该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
②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该过程中发生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并放置一段时间,该步反应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无色待测液中可能含有等阳离子。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I.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II.过滤,取少许滤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III.另取少量步骤II中的滤液,加入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还有一种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步骤III”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设计了下列实验。图中K为止水夹,F是装有一半空气的注射器,其中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完成装置A的实验目的后,关闭K,再将装置B中的铜丝插入稀硝酸。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F中的空气推入E中,证明N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里常利用反应:来制取氯气。当有17.4g完全反应时,计算:
(1)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2)被氧化的的物质的量。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