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苏]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近几天的早晨,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A.10℃ B.0℃ C.-10℃ D.100℃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 B.月亮 C.霓虹灯 D.萤火虫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光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瞄准射击 C.影子的形成 D.彩虹的形成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储光羲的名句“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潭清疑水浅”是说从平静清澈的水面向下看到的潭底比实际深度要浅些,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一只“上海”牌挂钟,在对面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情况,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应是

A.11点20分 B.2点35分
C.3点55分 D.12点40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物态变化后,小明对云的成因感到很好奇,于是他查阅了一段资料:当湿润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会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小,能被空气中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云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A.液化 凝华 B.升华 凝华
C.凝华 汽化 D.液化 汽化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通常情况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三号卫星将于今年底发射,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C.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暗室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播的。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______Hz;阳光下,白雾渐渐消失,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属_______(吸/放)热过程。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要被反射回来,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____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____(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m/s。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m,则太阳光传到地球需_____s。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护路工人在雪地上撒盐,避免积雪“夜冻昼化”。撒盐后,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熔化了的冰雪不易结冰。由此可见,撒盐后固态冰雪的_________点将_________(填 “升高”或“降低”)。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验钞机鉴别人民币的真假是利用_______外线来工作的;遥控器对电视机进行遥控,是通过__________外线来实现的;用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节目的彩电屏幕,看到每个小区域的三种色光为红、_________、蓝。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体温计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示数是________℃;图乙寒暑表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示数是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9.1的数字,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上海世博会使用的两种降温方法:冰块降温和喷雾降温。冰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的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喷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在变成水蒸气的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也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现在有一种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的组成应该是易于发生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物质。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名叫聂利的小学女生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他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___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结论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画图

(1)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室内点光源A照到室外的范围大小(用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方向为光的传播方向)。
(2)一束平行光斜照到水面上将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画出图中箭头形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4)在医用体温计图上画出36.8℃对应的水银柱的位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
(2)相距同样远,小华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小明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小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小明通过棉线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小丽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
(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所示,则图____(填a或者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小丽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4)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___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____,仍然保持________态。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_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_______(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上时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的缘故。
(2)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______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名称)
(3)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__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⑴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只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水平向左移动小灯泡,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________。
(4)李明要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进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凹面镜。我们都知道,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则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也不起发散作用,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
小明首先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先找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即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凹面镜究竟是哪一种情况呢?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他将10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对着凹面镜照射,发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请你根据上述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实验小明可得出:凹面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
(2)如果将点光源放在图中的F点,其发出的光线经凹面镜的反射会成为_______光线。
(3)举出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凹面镜的两个事例______、_______;
(4)请你猜想: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凸面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