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3-2014学年广东东莞信义学校初一上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卷
下列不是生物的是 ① 仙人掌 ②猫眼石 ③猴头菇 ④恐龙 ⑤珊瑚 ⑥机器人
A.①③④ | B.②⑤⑥ | C.①②③④⑤⑥ | D.都是生物 |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 | B.竞争 | C.共生 | D.捕食 |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合作关系的是: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 B.蚂蚁合力搬运食物 |
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 D.小鸟为占领巢穴而在周围鸣叫 |
鱼在水中用鳍游泳,鸟在空中用翼飞行。由此说明的问题是
A.环境造就了生物 | B.生物的结构很复杂 |
C.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 D.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
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是的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A.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 |
B.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影响环境 |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D.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仅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臭鼬在遇到危险的情况时,会放出很臭的气体,这一现象说明了
A.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D.生物能进行呼吸 |
今春与往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造成冬小麦的成熟比往年明显滞后,你认为影响冬小麦发育迟缓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 | B.水分 | C.空气 | D.温度 |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湿度,这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 B.植物生长需要蒸腾作用 |
C.生物能影响环境 | D.大气能影响植物的生存 |
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污染(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害物质最多的可能是
A.螳螂 | B.蝉 | C.黄雀 | D.植物 |
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
A.作出假设→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或调查→得出结论 |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或调查 |
C.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或调查→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
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或调查→获得结论 |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是
A.鼠妇 | B.温度 | C.鼠妇的数量 | D.光照 |
下列各项中,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
B.一条小河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 |
C.一个池溏中所有的生物及其中的无机环境 |
D.一个草地上的阳光、土壤、空气等无机环境 |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位置 |
鼠妇 |
泥土 |
光线 |
温度 |
纸盒的左半侧 |
10只 |
湿土 |
明亮 |
20℃ |
纸盒的右半侧 |
10只 |
湿土 |
阴暗 |
20℃ |
A.左右两侧应分别是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温暖多雨的三四月是野生毒蘑菇——白毒伞生长的季节,下过雨的草丛中、树林里随 处可见它的踪影。白毒伞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分解者 | B.消费者 | C.生产者 | D.劳动者 |
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鼠→蛇→鹰 | B.阳光→草→鼠→蛇→鹰 |
C.草←鼠←蛇←鹰 | D.草→鼠→蛇→鹰 |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要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增加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 | B.减少分解者的数目 |
C.改变环境的温度 | D.减少消费者的数目 |
下列对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
B.为了保护羊而把狼全部猎杀,这对草原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
C.人类的生产活动过度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的食物网流动的 |
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有毒物质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生物体 |
A |
B |
C |
D |
E |
有机汞相对浓度 |
0.05 |
7 |
0.40 |
68 |
0.39 |
|
A.A→B→C→D→E
B.D→B→C→AC.A→C→B→D
D.A→E→C→B→D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 |
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 |
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分、岩石圈表面 |
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
在寒温带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下叶子,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并不感到缺氧。这是因为
A.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 |
B.其他地区的植物释放的氧气,可以流动到这里 |
C.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下降 |
D.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的氧气,贮存到冬季用 |
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 | B.淡水生态系统 |
C.森林生态系统 | D.海洋生态系统 |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
A.双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 B.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
C.左眼闭上,用右眼观察 | D.右眼闭上,用左眼观察 |
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发现镜头上有污物,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用手擦 | B.用擦镜纸擦 | C.用纱布擦 | D.用餐巾纸擦 |
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变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③→①→②→④→⑤ | B.④→③→②→① |
C.③→①→④→②→⑤ | D.③→④→②→① |
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①、②一端无螺纹,③、④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少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①和④ | B.②和④ |
C.①和③ | D.②和③ |
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①选用大光圈 ②选用小光圈 ③选用平面反光镜 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A.细准焦螺旋 | B.粗准焦螺旋 | C.反光镜 | D.遮光器 |
(1)调查时要明确 和 ,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2)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所进行的某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 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
(3)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① 和 ; ② ; ③ 。
在做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 ?
(2)作出的假设是: 。
(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
(4)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 。
(5)得出的结论是: 。
(6)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 ,需要给鼠妇提供的两种环境是: 和 。
(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 。
下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 和 。
(2)图一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此空2分)
(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
(5)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6)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将会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过一段时间之后,生态系统各生物的数量又会恢复平衡状态,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 ]填字母, 填中文字】
(1)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紧[ ] ,一手托住 。
(2)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 和[ ] 。
(3)可以调节镜筒上升和下降的结构是[ ] 和[ ] 。
(4)能把光源的光反射入通光孔的结构是[ ] 。
(5)[a]的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 ;[c]的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 (6)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应将装片向 移动就能将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7)用以下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第 台,视野中观察到细胞体积最大的是第 台。
显微镜序号 |
1 |
2 |
3 |
4 |
目镜 |
5x |
10x |
15x |
20x |
物镜 |
40x |
8x |
10x |
45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