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西]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2贺岁片《饭局也疯狂》有这样的一句台词:“上下几千年,成功之路,离不开老庄孙子!”这句颇具搞笑意味的话涉及中国古代三位大思想家。下列言论不属于上述三人的是( )

A.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无不为
B.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D.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B.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中国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D.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水浒传》第83集中,阮小二临去追方腊前对其兄弟说,“若俺有什么闪失,日后回石碣村好好赡养老娘,告诉你们嫂嫂,俺不许她改嫁,让她为俺守寡。”上述言论不能反映 ( )

A.封建的纲常观念 B.传统的孝道观念
C.黑暗的社会制度 D.理学已深入民间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C.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D.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

A.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B.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不同人生生活设计,哪一设计是在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眼里可能被认为是幸福的人生生活( )

A.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
B.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现人民大众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D.努力追求财富,以财富为标准,实现人生价值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与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要不同点是(   )

A.强化神的作用 B.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强调法律至上 D.抹杀人性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

A.它没有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B.它是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他们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也已动摇
C.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D.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意思所指(  )

A.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追求 B.作者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
C.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 D.作者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材料中不能直接相互印证的是(  )

A.“风雨明晦时,唯凭针盘而行”与“昼观日,夜观星,晦观针”
B.雕版印刷术与《金刚经》卷子
C.甘肃天水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与《天工开物》中的造纸工序示意图
D.“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李杜诗篇万口传”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①开创了近代科学的基本规范          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
③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④完成了对微观世界的原子内部的认识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是在南太平洋加拉帕戈斯岛上的发现。这四种雀类的喙适合不同的觅食技术。这一觅食技术的差异性,使发现者相信:(   )

A.同一物种是由细胞构成的
B.同一物种是会逐渐变异的
C.同一生物后天获得的特性有可能遗传下去
D.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在( )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平均地权  ④废除满洲贵族统治  ⑤节制资本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中,体现20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是(  )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观察下边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照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严复《天演论》手稿     陈独秀与《新青年》杂志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容不包括( )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
C.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沿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出现了三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三大人物和思想理论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B.都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
C.都关注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问题
D.都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的共同点是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②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④实事求是是他们思想的核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强调:“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持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①“双百”方针得到恢复                ②新时期文化事业又走上了健康的轨道
③“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④文化事业成为我党的工作重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一个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句话。
第一组: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恩格斯说:“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我们认为爱迪生是开辟这条道路的伟大旗手。
第三组: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请回答:
(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作什么?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2)请列举两项发明成果,证明“爱迪生是开辟这条道路的伟大旗手。”
(3)第三组中涉及的比尔·盖茨的设想,依据的主要是哪种科技成果?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4)请代表该班同学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2)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书(《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材料三 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了一层次。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构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三世说”明显受到西方哪一思想的影响?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
(2)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了一层次”的主要表现。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知识精英向西方学习的另外两个层次。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寻求救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因素。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三: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宇宙飞船

“东方”1号(如下图),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载人空间飞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
(2)宋元时期我国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古代发明是什么?
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材料二所反映的各领域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就各一个(包括时间、事件和影响)。
(4)材料二、三涉及的新技术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图3            图4
1982年中共十二大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所走的道路构成了中华民族百年追求,这一追求的主流目标是什么?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洪都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