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河南]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水铸成锅 B.动植物的呼吸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主要原因是蔬菜、水果中富含人体需要的(  )

A.油脂 B.淀粉 C.蛋白质 D.维生素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生石灰 B.氯化钠 C.浓硫酸 D.浓盐酸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过程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验满二氧化碳
D.检查气密性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0 B.+2 C.+4 D.+6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  )

A.2H2S+SO2=3S↓+2H2O(复分解反应)
B.CO2+C2CO(化合反应)
C.2AgBr2Ag+Br2↑(分解反应)
D.2Mg+CO22MgO+C(置换反应)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甲醚(C2H6O)以其无污染、易于制造的特征,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替代能源而普及.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甲醚由9个原子构成
B.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
C.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D.二甲醚和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俗名:氢氧化钠﹣﹣苛性钠、碳酸钠﹣﹣纯碱
B.物质的分类:CH3COOH﹣﹣酸、NH3•H2O﹣﹣碱
C.物质的物理性质:干冰﹣﹣能升华、氧化钙﹣﹣加水放热
D.物质的鉴别:食盐与碱面﹣﹣加食醋、化纤与纯羊毛面料﹣﹣点燃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石灰水显碱性是由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                    (用离子符号表示).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用    可以鉴别家庭用水是否为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3)某物质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该生成物A为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该袋牙膏中的氟元素的质量是  g.

(2)碳酸钙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所形成的粒子与镁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2)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答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常用调味品,E、F的 俗称分别是熟石灰、纯碱.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1)写出B的化学式:                   
(2)图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除去Na2SO4溶液中少量的Na2CO3,不能选用盐酸的原因是什么?
(2)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使结果        .(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2)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很好,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稀硫酸除铁锈: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烧碱、H2、氯气(Cl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若选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 端进入;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收集气体前,需要将集气瓶内先充满水,应如何进行操作?
(2)实验室常用C装置制取CO2,反应后,要得到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上述的   装置(填序号).
(3)某微型实验装置如上图G,该装置相当于上图装置的  (填序号).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在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写离子符号).
(2)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 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  ③铝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顺序,请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目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酸、碱、盐是几类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
(1)酸和碱在组成和性质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特点,请任写出其中的一条.
(2)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列举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右图)的溶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
①小明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          (提示:只有其中一种).
②小英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也不可能,你认为她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静置一段时间后,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结论:③该瓶无色溶液是        .出现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反思:④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也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         
(4)若73 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2013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