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上海]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奶茶 B.红茶 C.盐汽水 D.蒸馏水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 B.Si C.Al D.Fe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见的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胡椒粉 B.味精 C.蔗糖 D.酒精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币的防伪油墨中含有氟化镁(MgF2),M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1 C.+1 D.+2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物质的运动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粮食发酵 B.切割玻璃 C.湿衣晒干 D.粉碎废纸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生产合成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H2OCO+3H2,其中x为

A.CH4 B.H2CO3 C.CO2 D.4 CH4O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最接近中性的是

A.苹果汁:2.9~3.3 B.葡萄汁:3.5~4.5
C.鸡蛋清:7.0~7.9 D.肥皂水:9.8~10.2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蒸馏水和矿泉水 B.氧气和液氧 C.金刚石和足球烯 D.干冰和冰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反应2C+SiO2Si+2CO↑中的氧化剂是

A.C B.SiO2 C.Si D.CO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用途只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硫酸铜用来检验水
C.氦气做保护气 D.一氧化碳做燃料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HgO2Hg + O2 B.3CO+Fe2O32Fe+3CO2
C.C+CO22CO D.CH4+2O2CO2+2H2O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点燃: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味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加热液体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KClO32KCl+3O2
B.4P+5O22P2O5
C.CaO+H2OCaO2H2
D.Cu+O2CuO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水一种溶液 B.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lmol H2的质量为1g B.1mol H2约含6.02×1023个氢原子
C.lmol H2O含有3mol原子 D.H2O的摩尔质量是18g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到Ⅱ中变浑浊说明Ⅰ中反应开始
B.Ⅰ中有红亮的铜生成
C.Ⅰ中参加反应的CO和Cu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CO有毒,所以实验后应立即停止通CO,再熄灭酒精灯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
B.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甲晶体
C.升温,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都不变
D.甲为固体,乙为气体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煅烧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发生反应)时,某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则剩余CaO为m2g
B.若纵坐标表示氧元素的质量,则杂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纵坐标不能表示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
D.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或氧元素质量,都可知CaCO3质量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需检测污染物包括SO2、NO2、PM10、PM2.5、O3、CO等六项。
(1)形成雾霾的最主要污染物是上述六项中的        
(2)二氧化硫是引起      的主要污染物;
(3)某品牌口罩中加入了活性炭滤片,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在汽车尾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以减少尾气中NO和CO的排放,原理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NO与CO反应生成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品牌补铁剂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1)C4H2FeO4       种元素组成,其中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是指        (填“铁元素”、“铁原子”或“单质铁”);
(3)C4H2FeO4的摩尔质量是       g/mol。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

 
(1)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2)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该温度范围是         。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3)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溶液a的质量分数是      ,在此过程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溶液编号),x的取值范围是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下。

(1)上述过程中除去的杂质是         ;
(2)操作Ⅰ的目的是:a       ;b.计算产率;
(3)量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4)操作Ⅴ是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氧气的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如下图所示。

(1)甲同学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或    ,用D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操作、现象、结论)。
(2)乙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b 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c 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 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丙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图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排尽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列式即可)。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实验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1)开始实验前装置如图所示,M处应盛放_     。打开活塞K,观察到的现象是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为了使实验结论科学、可靠,B装置的作用是_     ,该实验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3)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固液未分离,可能的原因是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将0.1mol氧化铜与一定量的碳混合加热,充分反应(试管中的空气已被除去)。
(1)计算该实验最多可以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实验前后分别称量了装置A和装置B的质量如表中所示。若数据Ⅰ准确,请回答:
a反应后A中固体的成分是_       
b数据Ⅱ存在的问题是_      ,可能的原因是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装置A
125.3
124.2

装置B
152
152.3
来源: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