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东]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A.铁农具的推广程度 B.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
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 D.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尚书省之下设有工部,“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工部之下又设有工部司,“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由此可见在唐代

A.尚书省是三省之中最重要的部门 B.尚书省是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政务部门
C.手工业行业和种类已经非常繁杂 D.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

A.科学技术 B.市井文化 C.佛道文化 D.外来文化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灏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为平民提供在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材料中的“他”是

A.梭伦 B.克里斯梯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

A.保护商业贸易 B.拓展殖民地 C.传播天主教 D.掠夺工业原料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47年,法国作家拉美特利在其发表的《人是机器》中指出,宇宙中没有神,只有运动的物体。最复杂的物体是人,人是一部自我调节的机器,这部机器的运转全靠燃料。这种观点反映出

A.科学发展对人的思维产生重大影响 B.宗教神学的说教已被冲破
C.入文主义思想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 D.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对一部宪法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他评价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革命引起欧洲各国之间的混战,……由此产生出的民族认同感。民族主义思想常常引发分歧和争论……但民族主义同样也在建国运动中贡献良多……。”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上述论断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C.美国独立战争 D.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由此可见

A.近代中国的照相业获得快速发展
B.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C.通商口岸的生活已发生某些变化
D.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

A.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
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要求同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1871年和1881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

 
1872年
1881年
增长率(%)
棉纱(万担)
5
17.2
244
棉布(万匹)
1224.1
1493.1
22

A.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     B.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不断增加
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时,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结果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上述“排外救国的努力”

A.以改良中国政治为核心目标 B.以提升近代化水平为努力方向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使推翻专制统治成为时代潮流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国中过年景象……有官派与民俗之分,一岁过两年,相沿成习”。为近代中国带来上述变化的应是

A.西方文化侵略的加深 B.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C.民国政府的社会革新 D.民主革命的胜利结束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一运动唤醒了这个国家,唤起这个国家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运动的领导者在演讲、报纸和小说中发出誓言,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重建国家的统一。”近代中国相关的运动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开始主导了欧洲和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马克思主义学说适应了工人运动的需要
B.欧洲各国工人运动获得迅速发展
C.马克思主义学说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D.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日趋暴露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界认为,罗斯福政府通过社会立法,开启了美国历史的一个新进程。如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案》建立了一套老年退休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新进程”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 B.福利国家 C.自由放任 D.市场经济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的“他”

A.始终是斯大林政策的忠实拥趸 B.致力于援助中国的经济建设
C.开展了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 D.把重工业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西方文明简史》,“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同时加剧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蔓延的恐惧。此后不久,又一事件将冷战拖人世界范围的争斗,最终导致全球军事同盟体系的建立”。“又一事件”是指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北约组织建立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策略体现了政策性和原则性的灵活结合。为适应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中国政府进行的外交活动是

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 D.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一年政府发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号。事实上,过去的计划型经济体系已经让位于以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来决定产量和价格,政府作用仅局限于为市场经济提供稳定的竞争环境。”材料中所说的“这一年”应是

A.1976年 B.1978年 C.1992年 D.1994年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它在塑造历史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它充当了使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力量”。“它”是指

A.工业革命 B.通信技术 C.世贸组织 D.国际贸易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
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是一面镜子,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均可以说是一部生存竞争的历史。竞争过程的顺逆和结果的成败,决定这个国家民族的福祸命运。顺逆成败,又决之于国家民族对于时代环境的适应能力,亦就是决之于近代化的程度。……民族文化的竞赛是无时或已的,进步是不可稍停的
——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1)结合近代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相关史实,论证说明“顺逆成败……决之于国家民族对于时代环境的适应能力”。
(2)新文化运动对推动“民族文化”的进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它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自由主义思潮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中,自由主义在欧洲大陆得到迅速传播。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思想家那里有很多解释,从抽象的理念角度,自由主要是指个人不受任何约束(法律除外)的发展和人格独立,个人的独立选择等。个人的自由发展既包括经济的自由发展,也包括个性及其他方面的自由发展,并强调这种发展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是不受任何机构或个人的限制和约束的。
材料二 到了18世纪中叶,特别是在英国,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实现,以及英国工业经济的成长和自由贸易的需要,经济自由被提到日一程上来。
材料三 古典经济学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西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它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密坚信自然秩序——市场的自发作用,……他的结论是:政府干预、管制、授予垄断和特需补贴都会误导资本并会减少资本对经济福利的贡献;政府的行为会制约市场从而降低资本积累率和劳动分工程度,并相应降低社会生产水平。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自由主义”的内涵是怎样不断拓展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3)据材料三,归纳概括亚当·斯密理论主张的核心,并结合史实说明亚当·斯密理论的实践果。
(4)综合以上认识,谈谈亚当·斯密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价值。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