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西]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作为空气质量预报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指空气中直径大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该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程度越严重。
B.最近天津市对小轿车进行“双限”措施,这种做法是防止酸雨的途径之一,也是减少雾霾的途径之一。
C.镀金的钢铁器件既能增加美观,又可以在即使镀层局部破损后防止器件的损耗。
D.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带电这个性质而设计的。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
C.NH4H的电子式:
D.S2的结构示意图: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过程能引起结果偏高的是(   )
①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②用量筒量取5.0mL溶液时,俯视读数。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④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仰视读数。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已知MgCO3的KSP=6.82×l0-6,则在含有固体MgCO3的MgCl2、Na2CO3溶液中,都有c(Mg2+) =c(CO32),且c(Mg2+)·c(CO32) = 6.82×10-6 mol2.L-2
C.Ksp(AB2)小于Ksp(CD),说明AB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c(H)=10—13 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
B.1.0 L 1.0 mo1/L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C.8.2 g Na218O2与足量的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0.1NA
D.N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g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人过量氢氧化钠 Mg2+HCO3+OH=MgCO3↓+H2O
B.Fe2O3溶于过量的氢碘酸中:Fe2O3+6H+===2Fe3++3H2O
C.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3 + 2CH3COOH = Ca(CH3COO)2 + H2O + CO2
D.向NH4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四种Ba2+ + 2OH- + NH4+ +H+ + SO42- = BaSO4↓+ NH3·H2O + H2O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苯酚和羟基扁桃酸互为同系物
B.常温下,1 mol羟基扁桃酸只能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C.羟基扁桃酸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D.乙醛酸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1个吸收峰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K+、Al3+、Mg2+、NH4+、Cl、SO42、HCO3、MnO4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许溶液,逐渐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肯定有Na+、Al3+、Mg2+、SO42 B.肯定有Na+、Mg2+、Al3+、HCO3
C.肯定没有K+、HCO3、MnO4 D.肯定没有K+、NH4+、Cl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 HF、 NO 和 HNO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B.NF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因此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时不易被察觉
C.一旦NF3泄漏,可以用NaOH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空气污染
D.若反应中生成1.0mol NO,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02×1023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ΔH=+100kJ·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
B.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ΔH>0未使用和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D.己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右图电化学装置中的电极名称、材料及反应均可能正确的是   (   )

A.阴极(Cu片)2C1―2e=Cl2
B.阳极(Cu片):4OH―4e=2H2O+O2
C.正极(石墨棒):Fe3+ +e= Fe2+
D.负极(Fe钉):Fe-3e=Fe3+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关于0.1 mol/L NaHY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NaHY晶体加入水中一定能促进水的电离
B.若NaHY的水溶液显碱性,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 (Na+)>c (OH-)>c (H+)>c (HY-)
C.若溶液中c(H+)+c(H2Y)=c(OH-)+c(Y2-),则NaHY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D.若NaHY溶液的pH=4,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 (Na+)>c (HY-)>c (H+)>c (Y2-)>c (H2Y)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2N2O5(g) 4NO2 (g)+ O2(g)    ΔH > 0  T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s
0
500
100 0
150 0
c(N2O5)/mol·L-1
5.00
3.52
2.50
2.5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500 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mol·L-1·s-1
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平衡时N2O5的转化率为50%
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
D.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c(N2O5)> 5.00 mol·L-1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H2SO4浓度为2.5 mol·L-1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4mol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为了得到干燥的NH3,用________做干燥剂。(填编号)

A.碱石灰 B.浓H2SO4 C.无水CaCl2 D.P2O5

(2)H2O参与的置换反应:
符合X+W→Y+V,已知X和Y分别是短周期同主族两种元素形成的单质, W、V是化合物
①W是水且V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离子方程式                               
②V是水,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A~G是化合物,H是一种无色气态单质,D高温下是气体,而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 E为淡黄色的固体。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A的化学式               ;C的结构式                      
(2)A溶液与过量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是地壳是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E与F的位置相邻,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最强的酸。
(1)推断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写出A与C形成的10电子的阳离子化学式:                。(用对应的化学符号填空,下同)
(3)E、F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电子式表示D2C形成过程            
(4)D、E形成的正盐的水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                (从大到小排列)。
(5)常温下,1molA元素的单质与C元素的单质化合,放出286kJ的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甲是A和C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已知甲的溶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将含有0.5mol甲的溶液滴加到100mL  2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恰好褪去,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②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 )随温度(T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过滤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2)加入BaCl2的目的是        ,加MgO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产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测定:
步骤1:准确称量3.50 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
步骤2:取1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稀硫酸和20 .00mL 1.000 mol·L-1的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0.100 mol·L-1 K2Cr2O7 溶液滴定剩余的Fe2至终点,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步骤4:将步骤2、3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2Cr2O7   溶液15.00 mL。
①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产品中Mg(ClO3)2·6H2O的质量分数为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是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法。
I.已知反应 Fe2O3(s)+ CO(g)Fe(s)+ CO2(g) ΔH=-23.5 kJ·mol-1,该反应在
1000℃的平衡常数等于4。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 0mol,反应经过l0min后达到平衡。
(1)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_
(2)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促进Fe2O3的转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提高反应温度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c.选取合适的催化剂
d.及时吸收或移出部分CO2
e.粉碎矿石,使其与平衡混合气体充分接触
Ⅱ.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的CO可进行回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制备甲醇:
CO(g)+ 2H2(g)CH3OH(g)。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
(2)若在温度和容器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
反应物投入的量
反应物的
转化率
CH3OH的浓度
能量变化
(Q1、Q2、Q3均大于0)

1mol CO和2mol H2
α1
c1
放出Q1kJ热量

1mol CH3OH
α2
c2
吸收Q2kJ热量

2mol CO和4mol H2
α3
c3
放出Q3kJ热量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c1=c2     B.2Q1=Q3   C.2α13      D.α12 =1
E.该反应若生成1mol CH3OH,则放出(Q1+Q2)kJ热量
Ⅲ.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若用该燃料电池做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100mL 1mol/L的硫酸铜溶液,当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时,理论上消耗的甲烷的体积为            (标况下)。

来源:201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