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多样性 B.细胞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

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力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和前肢都很长
C.尺蠖工业黑化现象是因为受煤烟熏黑的结果
D.北极熊为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错误的认识是(   )

A.它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定、补充与完善而形成的科学理论
B.种群共用一个基因库,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种群密度的变化对其基因频率的改变无影响作用
D.“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当自然选择分别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
B.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C.该种群将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进化为新的物种
D.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都少于隐性基因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种群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24%,72% B.36%,64% C.57%,43% D.60%,40%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行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它发病率比较高
B.基因内增添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
C.每个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中,表达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
D.在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将基因传给后代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D.两个生物个体交配成功产生了后代,说明这两个生物个体属于同一物种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述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选择、隔离三个环节
D.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②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③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④恐龙的灭绝已有了定论,是由于寒武纪的大地震
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所谓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中不包括(    )

A.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食物个体
B.捕食者多数在个体数量较小的种群中捕食
C.捕食者往往在个体数量较大的种群中捕食
D.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B.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C.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发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异,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                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              ,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4)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            。若该种群中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其他基因型个体连续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然选择,则该种群性状分离比是             、其后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该种群是否进化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下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_____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2)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年份
种群A
种群C
 
规模
t(%)
w(%)
规模
t(%)
w(%)
1900
46 000
5
1
1 000
5
1
1920
45 000
5.5
1
850
7
1
1940
48 000
7
1
850
9
0.8
1960
44 000
8
1
800
12
0.6
1980
42 000
6
1
600
10
0.8
2000
40 000
5
1
550
11
1

(3)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________。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A存在生殖隔离
C.种群未来发展趋势是增长             D.受气候影响更大
(4)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________;种群规模与基因_ _________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果蝇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 (黑身)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Ⅱ:英国某地的桦尺蛾多为灰色,生活在长满灰色地衣的树干,但也有个别突变型为黑色蛾。19世纪中叶后,工业污染导致该地区的树干变黑,黑色尺蛾的数量迅速增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尺蛾和灰色尺蛾   (是、不是)同一物种,因为他们彼此间不存在        隔离。
(2)在不同环境下,两种尺蛾的数量差异是         的结果。
(3)尺蛾的体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当环境逐渐受到保护,树干上的地衣恢复生长后,      色尺蛾的生存机会逐渐减少,这将导致控制该颜色的基因频率         

来源: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