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金属钠和钾保存在煤油中
C.Na2CO3可以保存在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D.NaOH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反应,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HCO3和NaOH D.Na2CO3与HCl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固体中,分别加入足量盐酸,NaHCO3产生的气体多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平缓得多,说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比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最终呈红色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①用B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②用观察法区别Na2O和Na2O2
③用MgCl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
④用稀盐酸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固体物质只含有钠和氧两种元素,将它放在足量的水中产生两种气体,这两种气体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则原固体物质的组成是(  )

A.Na2O2与Na2O B.Na和NaOH C.Na2O2和Na D.Na和Na2O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到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

A.只有①④ B.只有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③④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Na2SO4、Na2O以及Na2O2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
B.实验桌上金属钠着火不能用常规灭火器灭火,可以选择用湿布盖灭
C.长距离运输鱼苗,最好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以起到供氧和杀菌的作用
D.金属钠和钾都保存在煤油中,所以金属锂也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8 g 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  )

A.8 g B.15.5 g C.11.7 g D.无法计算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2.1 g 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

A.2.1 g B.3.6 g C.7.2 g D.无法确定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
A
1 mol
 
2NA
B
22.4 L
1 mol
 
C
 
106 g
1 mol
D
 
106 g
2NA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将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100 mL NaOH溶液,先向其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向此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的盐酸溶液,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NaOH在吸收CO2气体后,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其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在加入盐酸情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________。
(3)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以Na2O2固体溶于水配得100 mL该溶液需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2~3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
(1)如何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重复进行了三次实验,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反应不充分
(3)为了让甲的实验测量结果更准确,在其他实验步骤都正确的条件下,你认为图中的实验装置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从图中所提供的装置中选择实验装置,代替甲同学实验装置中的B、C,通过测定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来计算。

选择最简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
Ⅲ.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配制100 mL 0.10 mol/L BaCl2溶液的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外还有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_______。
(3)Ca2+、Ba2+都可以使沉淀完全,能否使用氯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_______ (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