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131I和127I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SO2,造成大气污染,从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
C.大量排放NO和NO2等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来源: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来源: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间纷繁复杂的转化关系是化学的魅力所在,下列选项中物质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

选项
转化关系
A

B

C

D

 

来源: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
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Cl

 

来源: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将SO2和Cl2按等物质的量比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很快褪色
C.NO2与H2O反应的过程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来源: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HClO的酸性比H2SO4
B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C
SiO2可以和NaOH溶液及HF溶液反应
SiO2属于两性氧化性
D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来源: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是三种常见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

选项
X
Y
Z


A
H2
Si
Cl2
SiCl4
HCl
B
Mg
C
O2
CO2
MgO
C
Zn
Fe
Cl2
FeCl2
ZnCl2
D
Cl2
N2
H2
NH3
HCl

 

来源: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研究氨气的制备及性质,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实验室中往往采用熟石灰与氯化铵制备氨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还可以采用如图装置(略去了夹持装置)和药品快速制备氨气:
 
①甲同学不明白该方法中制备氨气的原理,于是学习小组内成员展开了讨论,得出了下面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氨水中的NH3·H2O分解
b.氨水中存在可逆反应:NH3·H2O  NH4++OH,NaOH晶体使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向左移动
c.反应原理与铵盐、熟石灰制备氨气的反应原理相同
d.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使NH3·H2O分解
②乙同学取质量分数为34%的0.89 g·mL-1的浓氨水10 mL,用过量的NaOH与之混合,然后用500 mL的烧瓶收集氨气。请你计算最多可收集满标准状况下的氨气________个烧瓶。
(3)丙同学进行氨气的喷泉实验探究。
①收集氨气时需要用干燥剂干燥,如图,装置B中盛装的干燥剂是________。

②该同学利用图装置,成功地完成了喷泉实验。请你简要地写出该同学操作的正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化合物A、B、M、N含有同一种元素,且A与B,M与N的元素组成相同,A与B在常温下均呈液态。D为固体单质,与X的浓溶液在常温下作用无明显现象,加热时有大量气体产生。(相关转化中所有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标出)

(1)若D与E溶液能够发生化合反应。且溶液在反应前后颜色有变化。
①A的电子式为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M与E溶液可发生反应生成X,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D为常见的红色金属单质。用情性电极电解100 mL 0.05 moL·L-1E溶液,导线中通过0.08 mol电子,阳极析出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mL(标准状况),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所得溶液pH=________。
(3)若D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黑色固体单质。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下列几种试剂:
a.无水CuSO4
b.品红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澄清石灰水
e.饱和NaOH溶液
为了检验(3)中D与X生成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某学生用上述试剂(或部分试剂)设计了几种实验方案,下列试剂使用顺序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abebd     B.adeb       C.abcbd      D.abd

来源: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为无色气体单质,D为有色气体单质,E为金属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H________。
(2)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_____;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_____。
(3)写出B与MnO2共热获得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稀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AgX,已知Ksp(AgX)=1.8×10-10。将B的稀溶液与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若B的浓度为2×10-4 mol·L-1,则生成沉淀所需AgNO3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mol·L-1。若向AgX悬浊液中滴加KI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能够发生转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Ⅰ.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________(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________。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2)装置A、E、E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F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已知氯气与氨气可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的反应。实验时打开弹簧夹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________,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某些物质的性质
(4)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利用装置A、E进行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装置B、C分别与F相连后,进行H2S与SO2反应的实验。F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烧杯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高中化学创新训练上专题10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