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专题十一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3年网络热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如:上海法官嫖娼案、北涝南旱、北京最牛楼顶别墅、韩亚空难、冯氏春晚,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比喻、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
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
雕塑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优秀的雕塑能雕琢出历史与文化,人心与情怀,更能传达出所在城市的精神。这表明( )
A.雕塑是文化传播中的主要手段 |
B.雕塑在文化传承中起能动作用 |
C.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D.文化的展现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 |
截至6月19日,2013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正式突破百亿大关,这也是首次在上半年之内就达成了票房百亿的突破,远远超越以往的票房纪录。其中国产影片占比62%,进口片占比38%。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 )
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④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光棍节是产生于校园,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的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光棍节本来跟电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过淘宝的包装塑造之后就成了一个购物狂欢节。2012年光棍节这天,天猫和淘宝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这说明( )
A.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 |
B.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
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
D.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同名书籍《舌尖上的中国》在当当网上的销量在很短时间内就突破了20万册。不仅如此,由此书引发的“吃货”效应将其他餐饮美食类书籍也带入了销售高峰。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文化是第一生产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从“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文化,再到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电影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美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人士表示发达国家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文化渗透,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形成
③必须警惕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美国文化促进了各国文化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上述要求的原因在于( )
A.文化决定着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 |
B.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C.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决定力量 |
D.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标志 |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到26日在山东举行。山东省组建了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这是基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B.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漫画《中“头彩”》从一个侧面说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
“合作共赢”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和为贵”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文化( )
A.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
B.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
C.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 |
D.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
“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间真情。”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可喜变化。这表明 ( )
A.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D.文化总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
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好书。通过读一些优秀书籍,感悟人生道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这主要说明了(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B.文化在有些时候对人是没有影响的 |
C.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
D.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 |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大地震再一次留给我们的是黑色的记忆和无尽的伤痛。在我们用生命去拯救生命的同时,也有人用音乐悼念远去的背影,用歌声温暖雅安,为灾民祈福。这表明( )
A.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
B.优秀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C.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D.文化对抗震救灾具有决定作用 |
有人说赞美是人生历程中的加油站,而批评是人生历程中的维修站,一个人不能总是维修,但要不断加油!不断加油,他就学会了自信。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③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礼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在地铁里给老年人让座,因为老年人会认为你是觉得他老了不中用了。这表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③文化素养需要在一定的活动中培养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而将“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十八大报告就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发人深思,引起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同学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哲学解读自然之美】
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一边是开发仍在快速推进,一边要留下更多空间,矛盾如何解决?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分析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的。
【发展推动和谐之美】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既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发展方式粗放等密切联系,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2)阐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生活方式以推进生态文明的经济意义。
【行动彰显人文之美】
“美丽中国”既大又小,其实就在每个人的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当先行。青年学生要做美丽中国的实践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
(3)请你为所在地区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活动,并指出其《文化生活》的理论依据。(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导向正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微博俨然已经成为最新的反腐方式。无论是“表叔”、“房叔”乃至更早的“天价烟”局长等腐败案件的查处,都遵循“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这样的路径发展。在去年的25件网络反腐事件中,16件被证明属实,9起失实。有专家指出,针对当前严峻的腐败形势,需要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材料二 “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审议并公布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对于保持良好的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人说,“我国反腐的关键在于网络反腐”。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中央改进作风建设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