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西]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本阅读21练习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筒(liánɡ) 攻(jié)黑魆(qū)大腹便便(pián)
B.盛(fù)妆(jìnɡ) 入场(quàn)不枚举(shēng)
C.胡(zhōu)桎(ɡù)崭头角(lù)时不我(yǔ)
D.样(mó)晓(fú)风景(shā) 靡之音(mǐ)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勘误 挑大梁 细水常流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B.草坪耍滑头和蔼可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清仓联珠炮防患未然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D.辐射做功课劳燕分飞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来九中街欣赏树洞画的市民不绝如缕,看着这些美丽的树洞画,观者无不啧啧赞叹,为王月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创造击掌叫绝。
B.调查显示,70%的网友对二手房个税增至20%的新政觉得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政策对于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者不公。
C.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工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D.iPhone 5最令人不齿的就是“掉漆门”,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几乎每一家配件厂商都处心积虑,寻找对策。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圳平安队与四川大河队开战前,朱广沪强调三点:一是阵型不做改变;二是把进攻交给边路;三是关键要进第一个球。
B.在我们眼里,像“股神”巴菲特这样的人住在高档别墅里天经地义,但这位世界第二富豪却住在一所靠马路的、没有院落的、在整个社区中最差、最朴素的房子里。
C.和老“海归”们相比,80后、90后小“海归”不再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海带”(归国待业)的增加与“海豚”(归国后窝在家里)的出现,更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D.曲阜市“马上就办办公室”的照片在网络上的出现,引起社会的种种议论:这到底是真心为民?还是变着法子“作秀”?会不会问题没能解决,却浪费了大量行政成本?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党内存在的“长、空、假”的不良文风不仅降低了党的威信,疏离了党和群众的关系,更损害了为文者自身的形象,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B.随着寿光地区高污染的造纸和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破坏了当地的绿色蔬菜种植环境,影响了驰名全国的寿光蔬菜的质量。
C.国家发改委日前发文规范了各级医院的各项医疗服务价格,并要求医院不得借口更新医疗设备、购置新的医用试剂为名增加收费项目。
D.微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议政平台,许多政府部门陆续建立起官方微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主动采纳民间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超到曹军寨前搦战,许褚单搦马超来日决战。次日,两军出营布阵。许褚与马超斗了两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卸甲赤体提刀,来与马超厮杀,直到两人弃刀断枪,在马上乱打。后来两军混杀,曹军大乱,马超臂中两箭。(《三国演义》)
B.林黛玉因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正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名火无处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吟诵《葬花词》。不想被前来葬花的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句,很是悲伤,倒在山坡上,怀里的落花撒了一地。(《红楼梦》)
C.弗比斯搂住爱斯梅拉达,吻着她。忽然,爱斯梅拉达发现弗比斯的头顶上方出现另一只脑袋,面孔灰白,不断抽搐。魔鬼般的目光闪闪烁烁。这张面孔旁边有只手,手握着一把尖刀。这是教士的脸和手。原来弗罗洛妒火燃烧,破门扑到这里来了。(《巴黎圣母院》)
D.堂吉诃德被木偶戏的剧情所感动,将木偶视为真人,觉得为逃跑的情侣帮忙的时候到了。他一跃跳上舞台,怒气冲冲地向木偶摩尔人挥剑乱劈,把它们杀得七零八落,结果赔了一大笔钱。(《堂吉诃德》)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了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2009年11月3日-8日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与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这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月-12月;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月-10月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于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大多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B.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或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而且近地面低空为静风和微风。
C.雾霾天气之所以形成污染,是由于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
D.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雾霾天气过程来看,能见度的变化和PM2.5浓度、相对湿度、温度与风速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B.在长时间持续的雾霾混合性天气的全过程中,温度、相对湿度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风速与能见度的关系则成正比。
C.2009年11月的那次雾霾天气的整个过程中,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它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D.北京的雾霾天气有以下特点:霾日多,雾日少;霾日分散,雾日集中;雾霾天气中,大雾在东南地区发生频繁,但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
B.雾霾天气如果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就会表现出:PM2.5浓度、相对湿度、风速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
C.雾霾天气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可以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
D.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形成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措施,就有利于防范这种气象灾害。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作品表现的社会生活、故事情节或现在的社会生活,从王熙凤、薛宝钗、曹操、堂吉诃德、觉新、卡西莫多或大卫·科波菲尔几个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进行评析。
要求: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观点鲜明,层次清晰;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