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练习卷

一定温度下,水存在H2OH+OH ΔH=Q(Q>0)的平衡,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B.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c(H)=107 mol·L1,Kw不变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a mol·L1稀氨水和b mol·L1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对混合后溶液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若a=b,则c(NH4+)=c(Cl)
B.若a>b,则c(NH4+)>c(Cl)
C.若a>b,则c(OH)>c(H)
D.若a<b,则c(OH)<c(H)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体积均为1 L,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中,分别投入0.12 g镁粉充分反应后,下图中比较符合反应事实的曲线是(  )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下列有关醋酸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B.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CH3COO)-c(CH3COOH)=2[c(H)-c(OH)]
C.将pH=a的醋酸稀释为pH=a+1的过程中,c(CH3COOH)/c(H)减小
D.等体积pH=a的醋酸与pH=b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a+b=14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向20.00 mL 0.100 mol·L1 CH3COONa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 0 mol·L1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H)=c(Cl)>c(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l)>c(CH3COO)>c(CH3COOH)
C.点③所示溶液中:c(CH3COOH)>c(Na)>c(H)>c(CH3COO)
D.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c(H)+c(Na)=c(CH3COOH)+c(CH3COO)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c(HA)
c(KOH)

0.1
0.1
9

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mol·L1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1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①I(aq)+O3(g)=IO(aq)+O2(g)ΔH1
②IO(aq)+H(aq)HOI(aq)ΔH2
③HOI(aq)+I(aq)+H(aq)I2(aq)+H2O(l)ΔH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热ΔH=__________。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2(aq)+I(aq)I3(aq),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Fe2对O3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1),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I3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图2和下表。

编号
反应物
反应前pH
反应后pH
第1组
O3+I
5.2
11.0
第2组
O3+I+Fe2
5.2
4.1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1中的A为__________,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I的转化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 s后,I3浓度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H)减小  B.c(I)减小   C.I2(g)不断生成  D.c(Fe3)增加
(4)据图2,计算3~18 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I3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要保护好河流,河水是主要的饮用水源,污染物通过饮用水可直接毒害人体,也可通过食物链和灌溉农田间接危及健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水在100 ℃时,pH=6,该温度下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________ mol·L1
(2)25 ℃时,向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得到pH为11的溶液,其水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 mol·L1
(3)体积均为100 mL、pH均为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物理量。已知: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
HCN
K=4.9×1010
CH3COOH
K=1.8×105
H2CO3
K1=4.3×107、K2=5.6×1011

 
①25 ℃时,有等浓度的NaCN溶液、Na2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三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25 ℃时,在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 mol·L1(填精确值),c(CH3COO)/c(CH3COOH)=________。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Cu、Zn总含量约为99%)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①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铜帽溶解完全后,需将溶液中过量的H2O2除去。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的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Cu2+4I=2CuI(白色)↓+I2
2S2O32+I2=2I+S4O6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滴定前溶液中的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Cu2含量将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Fe2
5.8
8.8
Zn2
5.9
8.9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 H2O2、1.0 mol·L1 HNO3、1.0 mol·L1 NaOH。
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滤;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过滤、洗涤、干燥;
⑥900 ℃煅烧。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