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每课一练:光的衍射与偏振 激光1
对于光的衍射现象的定性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波波长相比,甚至比光波波长还要小的时候,才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
B.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 |
C.光的衍射现象否定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
D.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
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利用游标卡尺两脚间形成的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若狭缝与灯丝平行,衍射条纹与狭缝平行 |
B.若狭缝与灯丝垂直,衍射条纹与狭缝垂直 |
C.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与狭缝的宽度有关 |
D.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 |
观察单缝衍射现象时,把缝宽由0.2 mm逐渐增大到0.8 mm,看到的现象是( ).
A.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小,衍射现象逐渐不明显 |
B.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大,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 |
C.衍射条纹的间距不变,只是亮度增强 |
D.以上现象都不会发生 |
鉴别奶粉的质量,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
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
关于波的偏振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 |
B.只有纵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 |
C.只有振动方向与透光方向平行的光才能通过偏振片 |
D.只有振动方向与透光方向垂直的光才能通过偏振片 |
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或电灯发出的光先后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 ).
A.光是电磁波 | B.光是一种横波 |
C.光是一种纵波 | D.光是概率波 |
在杨氏干涉实验装置的双缝后面各放置一个偏振片,若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互垂直,则有( ).
A.光屏上仍有干涉条纹,但亮条纹的亮度减小 |
B.光屏上仍有干涉条纹,但亮条纹的亮度增大 |
C.干涉条纹消失,光屏上一片黑暗 |
D.干涉条纹消失,但仍有光射到光屏上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点 |
B.激光武器利用了激光强度大的特点 |
C.激光写、读利用了激光强度大的特点 |
D.激光加工、激光手术和激光武器都利用了激光强度大的特点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支铅笔靠在一起,自然光从笔缝中通过后就成了偏振光 |
B.偏振光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 |
C.因为激光的方向性好,所以激光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
D.激光可以像刀子一样切除肿瘤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激光可用于测距 |
B.激光能量十分集中,只可用于加工金属材料 |
C.外科研制的“激光刀”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的感染 |
D.激光可用于全息照相 |
用准分子激光器利用氩气和氟气的混合物产生激光,可用于进行近视眼的治疗.如图所示,用这样的激光刀对近视眼进行手术,手术时间短,效果好、无痛苦.关于这个治疗,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是物体在眼球中成像的视网膜的前面,使人不能看清物体 |
B.激光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可以在非常小的面积上对眼睛进行手术 |
C.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是对视网膜进行修复 |
D.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是对角膜进行切削 |
如图所示,让自然光照到P偏振片上,当P、Q两偏振片的透光方向间的夹角为以下哪些度数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 ).
A.0° | B.30° | C.60° | D.90° |
如图所示,在柏油马路和湖面上常常遇到耀眼的炫光,它使人的视觉疲劳.这些天然的炫光往往是光滑表面反射而来的镜式反射光和从表面反射的漫反射光重叠的结果,漫反射光是非偏振光,而镜式反射光一般是部分偏振光.由于它们是从水平面上反射的,光线的入射面是垂直的,所以反射光含有大量振动在水平方向的偏振光.要想消除这种炫光,只要将光线中的水平振动成分减弱些就可以了.同理,要想消除从竖直面反射来的炫光,如玻璃窗反射来的炫光,所用偏振轴应取水平方向.请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某些特定环境下照相时,常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使影像清晰,这是利用什么原理?
(2)市场上有一种太阳镜,它的镜片是偏振片,为什么不用普通的带色玻璃片而用偏振片?安装镜片时它的透振方向应该沿什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