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滚动练18练习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一个十年,社会主义中国以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和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
B.莫言旧居中,土打的院墙,灰白的瓦片,老式的木格窗棂,才是最有价值的。如果把莫言旧居整修得花团锦簇,反倒是焚琴煮鹤,把真正的莫言旧居给毁了。 |
C.该县累计投资3 704万元建成344座高标准文体广场,300多个自发的广场舞、秧歌队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化建设新格局。 |
D.国际金融危机不会很快过去,欧债危机和美国财政悬崖等新问题络绎不绝,这些因素令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声明中显示,称该协会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国产白酒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塑化剂成分。 |
B.我国经济增长企稳的迹象已得到进一步巩固,回升幅度有所扩大,回升范围正在展开,反映出供应链经济活动趋于活跃,宏观经济基本面稳步向好。 |
C.近年来,各招录单位在编制录用计划时,合理界定职位需求,准确把握职位特点,科学设置资格条件,进一步规范了考生与职位的匹配度。 |
D.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加大野生鸟类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而且还要切实加强执法,依法从重从快打击非法猎杀。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者张若闻还透露,队员们纷纷宣布退出短道速滑国家队,让主教练李琰也有些手足无措,“这个坚毅、果敢的女人说了一句‘我该怎么办’”? |
B.如何理解这种新变化和新特点,如何评价西方各种社会形态(后工业社会论、信息社会论、知识社会论、全球社会论、消费社会论等)理论,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争论。 |
C.质疑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指责联考学校“集团化操作、搞生源垄断,是生源的新圈地运动”;二是认为它已经完全异化成另一场“小高考”。 |
D.最初,“东方之子”栏目组与启功先生联系时说:“我们这个栏目档次高,采访的都是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精英,故名‘东方之子’。”老先生听罢应声回答:“我不够你们的档次,我最多是个‘东方之孙’。”于是拒绝了。 |
小说中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说主题往往会起到很
好的作用。请借鉴心理描写这种手法,且运用第一人称,以“回家晚了”为
主题写一段人物的内心独白。(2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科学的非科学功能
从历史上说,现代科学起源于16到18世纪初的科学革命,日心说的确立常被用来标志这一历史进程。平心而论,是太阳绕地球转还是地球绕太阳转对我们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至于技术的发明,倒是给社会带来了可以看得见的好处。但是常常被用来标记产业革命的蒸汽机,它的发明和当时的科学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事实上,关于热机的理论研究,还要再过六七十年才出现。如果我们把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的理解,而技术是对自然的利用,那么我们会看到,在历史上,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地发展的;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粗略地说,直到一两百年前才真正出现。
那么,科学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呢?科学帮助我们理解、帮助我们构建我们置身其间的宇宙的图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它的成果,尤其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并不常常产生直接的物质利益。但是我们人之所以为人,应当也不止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如果仅仅满足于饱食、暖衣、逸居,于禽兽亦不远。
我们想要理解我们置身其间的环境。而在这种对理解的追求中,我们发展了后来被称为科学方法的认识模式,从观察到假说,到推理,到验证。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牛顿力学再到这一图景的最终确立,我们证明了我们的理性有能力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而理性的最终权威也由是确立。正是科学发展了现代思维方式:一种从现象出发,以理性为指导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以后的两三百年中,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屡战屡胜,屡试不爽。科学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模式。作为科学革命在科学领域之外的一个直接后续事件,启蒙运动把人类的认识水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人对科学和技术认识的状况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642年伽利略死牛顿生,时届科学发展之初,崇祯皇帝正和李自成酣战中原,没人去想地球绕太阳还是太阳绕地球转;到了1879年麦克斯韦死爱因斯坦生,光绪朝的士人看见的是洋人的坚船利炮,是已经充分发展起来了的技术。与深藏不露的科学精神恰成对比的技术,这种物化了的力量,所向披靡,而国人穷于应付。作为技术的基础和前导的、与之密切结合的科学,对于未经准备的中国知识界来说,竟成了一种无法理解、无法消化的外在。即使像郭嵩焘、严复这样的先进分子,对于科学的这一层意义,尚觉隔膜,遑论当时仍把洋人视为异类的一般读书人了。
我们可以在狭义上谈论科学,这是一种知识,一个体系。但科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判定的标准,一言以蔽之,一种理性的不可动摇的至上的权威,一种和现代化相匹配的文化。从历史上看,这种功用更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真正地理解科学,也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
(选自《科学》2012年第4期,有改动)
下列不属于“科学的非科学功能”的一项是( )
A.提供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判定标准。 |
B.树立一种理性的不可动摇的至上的权威。 |
C.产生一种和现代化相匹配的文化。 |
D.形成一个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知识体系。 |
下列关于“国人对科学和技术认识的状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17世纪中叶,西方现代科学已经开始发展,而中国农民起义正酣,明王朝正走向末路,中国人无暇顾及看似与社会不相干的自然科学的研究。 |
B.19世纪,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封闭保守的中国的大门,对这已经充分发展起来的、所向披靡的先进技术,中国人只能穷于应付。 |
C.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固步自封,中国知识界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所以面对现代科学,他们无法理解,更无法消化。 |
D.科学是技术的基础与前导,二者密切结合。对于科学的这一层意义,即使像郭嵩焘、严复这样的先进分子尚觉隔膜,遑论当时一般的读书人了。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从历史上看,科学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发展的,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密切联系,比如蒸汽机和热机理论。 |
B.技术的发明可以给社会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而科学则不然,它并不常常产生直接的物质利益,而是帮助我们理解自然、世界。 |
C.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以理性为指导的全新的认识模式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理性的最终权威也从而确立。 |
D.启蒙运动把人类的认识水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现代思维方式在非科学领域得以验证的一个重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