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烷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则该烃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

A.C2H6 B.C4H10 C.C5H12 D.C8H18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D.聚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l>P
B.热稳定性:HCl>AsH3>HBr
C.还原性:As3>S2>Cl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第ⅠA族
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ⅣA族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C.工业上不能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现象与原电池反应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SO42-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反应式为Zn-2e=Zn2
D.该原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花生四烯酸即5,8,11,14二十碳烯酸(含有四个碳碳双键),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19H31COOH,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摩尔花生四烯酸最多可与4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B.它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D.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水解反应
D.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可逆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速率分别用v(SO2)、v(O2)、v(SO3)(mol·L-1·min-1)表示,逆反应速率分别用v′(SO2)、v′(O2)、v′(SO3)(mol·L-1·min-1)表示,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确的关系是
①v(SO2)=v′(SO2
②v(O2)=v′(SO2)=v(SO3
③v(O2)=v′(SO2
④v′(SO2)=v′(O2)=v′(SO3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0.2 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6.72 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和7.2 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乙烯 B.一定有甲烷
C.一定没有甲烷 D.可能有乙烷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2和H2,下列能说明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3v(N2)=v(H2
B.断裂1个N≡N的同时断裂6个N—H
C.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2
D.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E.气体的密度不变
F.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N2、8 mol H2,5 min时达到平衡,测得NH3的物质的量是2 mol,则平衡时c(H2)=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收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 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 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Ⅰ中的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2 mL乙醇、2 mL乙酸、1 mL 18 mol·L-1浓硫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5.0
B
3 mL乙醇、2 mL乙酸
0.1
C
3 mL乙醇、2 mL乙酸、6mL 3 mol·L-1硫酸
1.2
D
3 mL乙醇、2 mL乙酸、盐酸
1.2

 
(1)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__mL和________mol/L。
(2)分析实验____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含氧有机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其余为氧。
(1)X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X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则X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3)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了Y,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X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可生成Z,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X与Z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若184 g X和120 g Z反应生成132 g W,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X的转化率为________。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模块水平检测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