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限时集训: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
A.十月革命 | B.七月事件 |
C.3月18日革命 | D.二月革命 |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表明俄国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于是,布尔什维克党召开代表大会,及时改变策略,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这表明( )
A.科学理论对革命具有指导作用 |
B.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中起领导作用 |
C.暴力夺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手段 |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开始被确定为革命对象 |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
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
C.“为了支持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
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
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的30%。到1932年占到英国机器出口的90%,世界机器出口的50%。这主要说明( )
A.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 |
C.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
D.不同制度国家可以互相帮助 |
下表体现了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其变化原因不包括( )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
工业生产总值 |
5 |
3 |
2 |
2 |
1 |
机器制造业 |
4 |
2 |
1 |
2 |
1 |
电力 |
10 |
7 |
4 |
3 |
2 |
A.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欧美遭受经济危机打击
C.苏联与德国作战的军事需要
D.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推动
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经济体制 |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
A.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 |
B.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 |
C.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 |
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福利国家”,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不同国家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 |
B.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
C.杰出的人物会影响历史发展过程 |
D.实事求是思想具有普适意义 |
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 |
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
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 |
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以下是一些史料的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类别 |
主张君主立宪 |
主张民主立宪 |
未表明态度 |
篇数 |
11 |
2 |
3 |
材料二 2006年,俄罗斯的尤-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作了调查,统计如下:
态度 |
持相应态度的人数比例 |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
30% |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30% |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
10% |
是一场灾祸 |
16% |
其它 |
14% |
材料三 1949—1960年中国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
年份 |
人口增长率及死亡率 |
|
自然增长率 |
死亡率 |
|
1949 |
16‰ |
20‰ |
1958 |
17.24‰ |
11.98‰ |
1960 |
负增长 |
25‰ |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哪些合理的历史结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结合1917—1991年苏俄(联)的史实,分析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3)根据材料三,指出1949—1960年中国的人口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