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下降
B.抑制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C.胰岛素只能通过增加糖的去路降低血糖浓度
D.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都会减少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遇难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豚鼠肝、脾、肾上腺等脏器制备的生理盐水悬液注射到家兔体内,从家兔血清中获得抗体,该抗体除能与原来相应的脏器进行免疫反应外,还可与绵羊红细胞发生凝集,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

A.免疫绵羊红细胞发生了自身凝集
B.豚鼠某些组织与绵羊红细胞之间存在共同的抗原
C.豚鼠与绵羊之间有完全相同的血型抗原
D.豚鼠脏器在制备悬液过程中其抗原结构发生了改变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
B.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C.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如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4-10-1所示。据图可判断A、B、C三组兔子第二次注射的物质依次是(    )

图4-10-1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的同时迅速分裂形成浆细胞
B.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相比前者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
C.病毒侵入细胞后B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
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调节过程如图4-10-2所示)。图1和图2是某动物体内的两种突触,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兴奋性突触作用示意图 图2 抑制性突触作用示意图
图4-10-2

A.两种突触的兴奋传递离不开体液的参与
B.图2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C.两者产生的神经递质不同,说明两种细胞的基因不同
D.图1和图2的突触后膜不可能属于同一个神经细胞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在图4-10-3中的C和D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导时,记录仪检测到的结果是(    )

图4-10-3
 
A            B            C            D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图4-10-4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4-10-4
(1)由图可知,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另一方面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图中所示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同时抑制肝糖原和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
(2)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某人体内含有某种抗体,该抗体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而使此人出现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________(“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该原因导致的疾病属于________病。
(3)胰岛素由________细胞分泌,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也可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______________的调节。在血糖调节中,血糖浓度降低后的信号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作__________。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离体的枪乌贼(海洋动物)巨大轴突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4-10-5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4-10-5中造成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某种离子的跨膜运输,该段这种离子的跨膜运输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耗能;若适当降低该轴突外的Na浓度,则________将下降。
图4-10-5
图4-10-6
(2)某同学用该轴突做了如下实验(见图4-10-6所示):取一灵敏电流计,在上述受刺激部位左侧1.0  cm处的膜外连接一个电极,在其右侧1.5  cm处的膜外连接另一电极,在该部位给予适当的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________次偏转,这个实验可验证神经冲动在轴突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
(3)在动物体内的神经冲动传递中,突触小体可以完成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包括HSP60、HSP90等多种蛋白质),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其中HSP60的功能如图1所示,有一些热休克蛋白参与了机体对癌变细胞的识别过程,有助于加强机体的免疫,热休克蛋白参与机体的免疫过程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4-10-7
(1)据图1推测HSP60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甲细胞和乙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a表示T细胞的______________过程,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__________。
(3)要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并纯化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V主要侵染图2中的T细胞,引起的免疫失调疾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HIV通过细胞表面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CD4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是HIV在红细胞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繁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研究得知,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其HSP90比正常细胞的含量多,给我们研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药物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机体受到高温刺激时,细胞中的HSP迅速地被诱导合成出来,以避免细胞结构被破坏,这表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