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下图表示①~⑤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⑤为免疫活性物质,则①→⑤过程发生在内质网
B.若②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则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C.若④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④这类物质只存在于动物细胞
D.若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③只存在于动物细胞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有关酒精的实验室用法,其中使用正确的是(  )

 
实验
作用
A
鉴定脂肪
溶解细胞膜中的脂质
B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提取色素
C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有利于染色
D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
消毒根尖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色素氧化酶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中的大型蛋白质,参与有氧呼吸的进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细胞色素氧酶失去活性
C.细胞色素氧化酶催化的反应可能有水的生成
D.控制此酶相关基因发生突变,主要影响需要高能量的器官组织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能够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通过调控这种酶的合成,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坏死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一些细胞的坏死对人体也有益处,比如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死亡
C.抑制RIP3的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胰腺炎起治疗、防御的作用
D.在人体的癌细胞中,也可能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SCAR标记技术即特异性序列扩增DNA,是目前在育种应用中首选的基因分子标记技术。下列有关SCAR标记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SCAR标记技术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B.SCAR标记技术反应的场所与转录的场所相同
C.SCAR标记技术反应的催化酶与转录的酶不同
D.SCAR标记技术无法应用于植物抗性育种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观察“不同浓度果胶酶对澄清苹果汁得率的影响”实验中,将苹果汁加热到100 ℃,其目的是(  )

A.杀灭苹果匀浆中的微生物
B.使果胶分解,从而提高出汁率
C.使苹果汁匀浆中的酶变性失活,以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D.果胶酶最适温度为100 ℃,酶的活性最高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a、b、c表示作用部位,①、②、③表示结构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图中a处给予一适当刺激,观察到②反应,不是反射
B.②为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组成
C.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并且使突触后膜兴奋
D.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化学本质
B.艾弗里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R型菌全部转化成S型菌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更能说明遗传物质是DNA
D.沃森和克里克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DNA 结构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属于自由组合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改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可能没有传给子代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相互抑制
D.农田弃耕后演替为杂草地,该杂草地与农田相比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了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人体内的RNA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都在细胞核内合成 B.都由DNA控制合成的
C.DNA转绿的产物就是mRNA D.都能作为翻译的模板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HH的个体早期死亡。一对夫妻均为该病患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辅助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首先经超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
B.从囊胚中分离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
C.根据检测结果筛选基因型为hh的胚胎
D.将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后移植到子宫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A.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于一个亲本
B.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的参与
C.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亲本的优良性状
D.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 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经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果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卢森堡以及加拿大的三位科学家因在免疫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免疫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可以直接消灭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抗原
B.骨髓遭破坏会造成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
C.初次接种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D.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某个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主要发生在间期
B.该过程在核糖体内同时存在mRNA、tRNA、rRNA三种RNA
C.若e是由90个碱基构成的,则合成的产物中最多含有30种氨基酸
D.c转运的氨基酸的密码子是GCU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珊瑚礁当所处环境恶化时,失去了共生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失去其鲜艳的色彩,那里生物多样性也锐减。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什么原理

A.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植物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必须对母本做人工去雄处理
B.杂交时,不用对父本做套袋处理
C.杂交时,必须对母本做至少二次套袋
D.杂交时,不用对父本做人工去雌处理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胰岛素都可以通过反馈调节直接作用于下丘脑
C.排尿过程中,当膀胱中的尿液减少时,该过程将被抑制
D.当细胞中的ATP供过于求时,ATP会干扰ATP合成酶的作用,这属于负反馈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水绵和黑藻都含中心体,且决定着细胞分裂方向
C.生物体内所有的膜结构都是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D.水分子逆溶液浓度梯度出入细胞,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两种细胞,A为①细胞释放的某种物质,则关于该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以代表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A的成分一定是蛋白质
C.信息交流过程中必须要有受体蛋白的存在才能进行
D.若①为效应T细胞,则A为其释放的抗体,②为靶细胞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某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从A细胞到A细胞的过程
B.C、D时期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的比例为1:2
C.若抑制高尔基体的活动,则影响F时期,得到多核细胞
D.秋水仙素可诱导多倍体形成,其原理是抑制了D时期染色体的分离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鸡中通常雄鸡具有细、长、尖且弯曲的羽毛,称为雄羽,只有雄鸡才具有;而母鸡的羽毛宽、短、纯且直,称为母羽,所有的母鸡都是母羽,雄鸡也可以是母羽。用F1杂合的母羽雄鸡与杂合的雌鸡互交,所有F2代的母鸡都为母羽,而雄鸡则呈现母羽:雄羽=3:1的比例。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性别作为一种内部的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
B两性性激素的差异可能影响鸡的羽毛特征
C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羽基因为显性
D隐形纯合子在雄鸡和母鸡都中表达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P16基因位于人的一对9号染色体上,其编码的蛋白质,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周期的关键酶CDK4的活性,阻止细胞进入S期(DNA复制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当两个P16基因同时突变时,可能会导致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16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发生的突变为显性突变
B.P16基因为原癌基因,突变后引起细胞癌变
C.P16基因缺失使其编码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可致细胞癌变
D.诱导癌细胞凋亡是治疗癌症的一种策略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                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生物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的功能。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引起气孔开闭。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预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l)实验分组:
甲组:蚕豆叶片+ l00mLpH 为7的KCI溶液+太阳光照
乙组:蚕豆叶片十 l00mLpH 为7的KCI溶液十黑暗处理
丙组:蚕豆叶片十 100mL pH 为4. 5的KCI溶液+太阳光照
丁组:蚕豆叶片十 l00mL pH 为7的NaCI 溶液+太阳光照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l)该预实验的自变量为                                 
(2)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                 
(3)为进一步探究 Na+和Ca+对豌豆叶片气孔开放的复合影响,请补充设计思路。
①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三个烧杯编号,分别加入       
        和蒸馏水。
②在        处理的同一蚕豆叶上撕取下表皮若干,分别置于上述三个烧杯中。
③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和 pH 条件下照光 4h 左右。
                                     ,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不需要酶催化的是图         所示的化学反应,据此可以判断该膜是         膜。
(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会发生图②所示的化学反应;能够催化图①所示的化学反应的酶是               
(3)上述4种化学变化         (是/否)都能发生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
(4)影响③④所示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③④膜上除了能产生图示所示物质外,还均能产生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群中有若干种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谢缺陷所导致,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右图所示。

(1)出现右图各种代谢缺陷的根本原因是          ,这也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下图为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相关模拟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甲、乙模拟实验模拟的过程分别是          、      
②图中乙过程要顺利进行,还需向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或细胞结构有         、      
③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些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现发现一种新型抗生素,请你根据上述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这种抗生素能否阻断细菌DNA和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C、D 4支试管,各加入足量的ATP、核糖核苷酸、相关的酶的混合溶液。
第二步:向A试管滴加适量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水溶液,B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蒸馏水,同时A、B试管中加入等量相同的细菌DNA;向C试管滴加适量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水溶液,D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蒸馏水,同时C、D试管中加入等量相同的人体DNA
第三步:把A、B、C、D 4支试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4支试管中有无RNA生成。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该实验有可能会出现      种实验结果,如果出现                               ,则说明该抗生素只阻断细菌DNA的转录,不阻断人体DNA的转录。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该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在能量流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2)①过程的反应场所是______,此过程中[H]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结构)。
如果温度下降,过程①的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中,[H]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 如果空气中CO2浓度增加,则短时间内[H]的含量变化为__________
(4)若①过程发生而②过程不发生,则此时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当细胞中有②过程发生而没有③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研究备受关注,依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内容:
(1)有遗传病的患者体细胞中      (一定/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的应用,可通过基因检测来进行产前诊断,来减少遗传病的的发生,检测胎儿是否患有白化病时,需要用   种基因探针完成检测。
(2)右图表示取自某男性精巢的某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白化病基因为a,此细胞的名称是     ,图中所示的染色体中共含有    个DNA分子。从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分析,此细胞既发生了    ,又发生了       

(3)一对同卵胞胎姐妹分别与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结婚,其中一对夫妇第一胎所生的男孩红绿色盲,第二胎所生的女孩色觉正常;另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女孩患红绿色盲,第二胎生的男孩色觉正常,若该对夫妇再生第三胎,正常概率为    
(4) 苯丙本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控制苯丙酮尿症的基因频率是1.89×10-3,现有一正常女性其父母正常,其弟是苯丙酮尿症患者,她与一个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的几率是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调节。
(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_________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病。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1)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左边装置放于暗处,右边装置用单侧光处理,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A=B=C=D,则支持        
如果D>A=B>C,则支持         
如果A=B=D>C,则支持          
(2)为探究赤霉素的某一生理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 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实验组
10%
50%
90%
97%
97%
97%
97%
对照组
0%
10%
50%
70%
80%
90%
97%

回答问题:
①本实验设计方案中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题客网高考押题卷 第二期(江苏版)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