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2013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严重污染。PM 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雾霾空气属于混合物
B.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可形成胶体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防治PM 2.5污染
D.PM 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均可与可溶性碱起反应
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下均为气态
C.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D.氧化物与水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B.可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故也能通过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铝
C.铝热剂、盐酸、水玻璃、双氧水、明矾均为混合物
D.Na2O2、MgCl2、NaOH、NH4Cl均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Fe(OH)3胶体虽然是由FeCl3溶液制得,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都呈透明的红褐色
B.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
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
D.当有光线透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将NaOH(s)、P2O5(s)、无水CaCl2(s)归为一类。从A~D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物质是  (  )。

A.浓硫酸 B.氯化氢 C.纯碱 D.生石灰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不可能是(  )。

选项
A
B
C
D
X
C
Fe
Ca(O
H)2溶液
AlC3
W
O2
HN3
CO2
NH3·H2O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             
(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是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类别



 
氧化物
化学式
①HCl②  
     
④Ba(OH)2
⑤Na2CO3     
⑦CO2
⑧Na2O2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              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并按某种共性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有
简明易记的效果。例如,根据碳素钢的含碳量,将其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利用数轴分类法可将其表示为:

根据这一分类方法请回答:
(1)25℃将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粗略地表示在如下数轴上:

(2)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KCl、NaCl、Na2CO3、Na2SO3、NaOH六种物质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
方案Ⅰ: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法Ⅱ: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①根据方案Ⅰ进行分类时,经实验测得KCl、NaCl溶液的pH等于7;H2SO4溶液的pH小于7;Na2SO3、Na2CO3、NaOH溶液的pH大于7。由此有的同学按分类法思想把Na2SO3、Na2CO3与NaOH都划分为碱类是否合理?为什么?                               
②在方案Ⅰ中,某同学发现盐类物质中的KCl、NaCl在与其他物质混合时现象相同,无法区分,请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区分这两种物质                                    
③在方案Ⅱ中,三种钠盐用其他物质中的       可加以区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④该兴趣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认为,还可以根据是否含有钠元素将上述六种物质分为Na2SO3、Na2CO3、NaCl、NaOH和H2SO4、KCl两类。在用H2SO4鉴别四种含钠元素的物质时,Na2SO3和Na2CO3很容易得到了区分,但鉴别NaCl和NaOH时却陷入了困境,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       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即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                               
(4)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                                          ,这种现象称为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③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        ,其原因是                       
④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