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抗体和神经递质均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四类物质都是

A.由活细胞产生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B.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D.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来源:2014届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Ⅰ---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Ⅰ--Ⅳ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B.成体干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含量减少
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来源:2014届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
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GABA与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来源:2014届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实验包括科研方法、试剂使用、现象观察、实验条件等,各选项题目与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A.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B.实验中使用酒精
C.颜色反应实验
D.实验过程中需活体
①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O2的来源
②分泌蛋白的形成分泌过程
①苏丹Ⅲ染色的花生子叶装片的制作
②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
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①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②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来源:2014届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B.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D.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体上不符合Nt=N0•λt
来源:2014届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的X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X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注:密码子 CGG—丙氨酸):

CGG重复次数(n)
n<50
n≈150
n≈260
n≈500
X基因的mRNA (分子数/细胞)
50
50
50
50
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
1 000
400
120
0
症状表现
无症状
轻度
中度
重度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B.CGG重复次数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有关
C.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D.遗传病症状的轻重与蛋白质中丙氨酸的多少有关

来源:2014届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研人员对温室大棚内栽种的油桃进行了相关研究:

甲图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成熟并充分展开。乙图曲线1、2分别表示植物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丙图表示自然种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大棚内油桃光合速率曲线。根据上述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图分析:
①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率较低,从光反应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导致吸收光能少;从暗反应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嫩叶呈折叠状,气孔开度少、_____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少。
②CD段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乙图分析: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_______;假如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则在温度达到_______时,植物就不能生长。
(3)由丙图分析
①7-8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此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部位有          
②分析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人工施加CO2的最佳时间是            时,两个大棚同时通风的时间是     时。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来源:2014届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萌发的玉米种子和胚芽鞘进行试验。

I.下图为萌发后的玉米种子。
(1)图一为横放萌发的玉米种子,其中的生长素主要来自芽的______和根的______。
(2)玉米种子萌发初期,________酶活性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同时_________激素增加,细胞分裂加快;_________(激素)增加,细胞的体积增大。
(3)研究发现,根冠分泌物X可能影响根的生长。为探究其影响状况,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图二)所示。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根尖的生长状况。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泌物X对根生长有促进作用。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泌物X对根生长有抑制作用。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泌物X对根生长无影响。
II.取玉米胚芽鞘ab段,设计实验如下图。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丁四组中的      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2)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丁四组中    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3)事实上,即使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但用一般的理化方法也很难检测出来。可将实验后的普通琼脂块分别放在玉米              的胚芽鞘上,如果胚芽鞘能够生长,则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来源:2014届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y),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用字母回答),以上过程直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2)向该农田中投放少量落叶等废弃物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 000 J/(cm2·y),则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      ;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J/(cm2·y)。
(4)田间管理除草、除虫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高产量的原因是                      
(5)当生物B因使用农药数量减少时,生物C的种群数量短时间的变化为          
(6)此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以后发生的演替是          ,在此过程中其恢复力稳定性将          。写出该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用图中字母表示)

来源:2014届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野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等位基因A1、A2、A3分别决定灰色、褐色、白色,它们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甲对乙显性、乙对丙显性,则甲对丙也显性,可表示为甲>乙>丙),根据遗传系谱图回答问题。

(1)基因A1、与A2、A3的根本区别是       。 若A1共含有1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共200个,则该基因第三次复制,共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个,该基因所控制合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最多为        
(2)已知A2对A1显性,根据系谱图可确定A1、A2、A3的显性顺序是    (用字母和符号表示)。I2的基因型为      。Ⅲ1与Ⅲ5交配产生灰毛子代的概率为     
(3)野兔有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称作Pelger异常。将Pelger异常的雌雄野兔杂交,后代结果如下:正常雌兔58个,Pelger异常雌兔117个,正常雄兔60个,Pelger异常雄兔119个。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        
(4)欲探究野兔毛色基因与Pelger异常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设计实验如下:取Pelger异常的纯种灰毛雄免与正常的白毛雌兔作为亲本杂交,得F1,再用F1中Pelger异常的灰毛雌雄兔相互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灰毛兔与白毛兔之比为   ,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灰毛兔与白毛兔之比为   ,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来源:2014届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右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_________。
(2)A过程需要的酶有                      
(3)要把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首先必须用__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土壤农杆菌转变为__________态;然后将          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4)含有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侵染离体棉花叶片组织后,将离体棉花叶片组织培养成再生植株要经过[C]_________________和[E]_________________。如要确保再生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可在C过程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
(5)目的基因能否在棉花植株体内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山东文登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