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侯建新指出:“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符合侯建新观点的是

A.改变了西方国家的选官制度 B.带来师门裙带关系和官场腐败
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D.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人王建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唐代实行坊市制 B.唐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夜市
C.唐代茶叶商品化,政府征收茶税 D.宋代出现了夜市,王建的诗不符合史实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该诗反映了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理学”
C.王阳明的“心学” D.王夫之的“理在气中”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曲最早可能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1月,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毛泽东发表这一看法的背景是

A.三大改造的进行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86年,《中国人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的研究报告》第11卷问世,里面几乎仅收录关于可能会使商人感兴趣的资源——硼砂、褐煤、水银、氨草胶、马、竹以及产毛动物的报告。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鸦片战争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工业革命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1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打破该师看法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B.量子假说的提出
C.电力的发明与应用 D.牛顿力学定律的发现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苏联某领导人曾说道:“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为扭转失败他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农业集体化政策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之间非但没有更加接近,非但没有增进友好的程度,非但没有在稳定的和平迈进,反而还采取了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斯大林模式 D.经济互助委员会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总统则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这反映了

A.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D.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休止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A.经济区域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D.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形成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箝制于他人。
——梁启超(1900年)
材料二:十八世纪以前,政法学之基础甚薄,一任之于君相之手,听其自腐败自发达。及孟德斯鸠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鼎立之说,后此各国,靡然从之。
——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材料三: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这样的一种政府: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至高控制权力归属于社会整个集体;任何一个公民不仅对行使这种最终主权有发言的权力,而且,至少在某些时候,被要求能在政府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亲自履行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责。
——约翰·穆勒《代议制政府》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数千年腐败的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清除“奴隶性”做了哪些努力?
(2)据材料二,梁启超的观点受到哪一思想运动的影响?结合史实说明美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穆勒关于“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的定义。践行这种“政府形式”的民主方式是什么?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权力制衡的认识。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 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材料二:2005年6月27日。中国的新变革——小世界,大赌注。这一期《时代》(美国著名新闻周刊)谈的正是“中国制造”,全世界没有谁能逃脱的“中国制造”,甚至连故去的毛泽东,在本期的《时代》封面里,也穿上了时髦的LV——很显然,这件LV,也是“中国制造”。
(1)结合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
(2)简要说明近代西方经济文明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关联。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全世界没有谁能逃脱 “中国制造”的原因。

来源: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