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下图所示的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黑色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是

A.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B.交通方便,有利于经济发展
C.有利于发展林业、矿业、旅游业等 D.有利于防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南方山区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①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 ②洪涝问题更频繁 ③土地荒漠化加剧 ④河口三角洲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小题。

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小,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c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
C.d>e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若此时A地多云,则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探究结果表明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 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由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5倍
D.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造成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差异较大
B.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C.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较大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D.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甲、乙两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

A.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 C.褶皱隆起 D.风力堆积

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萌。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真的如预言所讲,则合理的理解是

A.江南地势低,被海淹没了 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暗筒式日照仪主要通过感光纸的感光历时记录日照时数。读“某高原日照变化趋势和分布”图(单位:%(10a)-1,图中空心表示增加或未变,实心表示减少),回答下列小题。

对图中日照变化区域差异,最恰当的描述是

A.平均海拔最高的东部地区变化最大
B.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变化最大
C.相对高度差异显著的地区日照变化最大
D.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变化最大

近45年来,该地区无论是总云量,还是中低空水汽条件的变化都很小,则导致其日照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年受准静止锋冷气团控制,云量较高,日照显著减少
B.全年受准静止锋暖气团爬升影响,降水增多,日照显著减少
C.全球变暖,热带北移,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D.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工业化进程较快,大量气溶胶和污染物排放量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看是山,远看是川
B.北部a处气候特征为长冬无夏,降水稀少
C.该省区面积广大,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D.气温低,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影响本区域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为了方便生活,接近河流,取水便利
B.城镇沿河分布,地势较低,地形平坦
C.本区河网密集,城镇沿河布局,水运便利
D.城镇分布在河谷两岸,海拔较低,热量相对充足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有关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 B.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
C.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 D.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

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 B.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
C.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 D.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暑假期间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26°10′N附近某地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当地区域的山河分布简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考察日志记载,当天A城沿B方向日出,沿C方向日落,并且A城的物影于北京时间12时04分时最短,则图中河流AB段的流向是

A.由东南流向西北 B.由西南流向东北
C.由东北流向西南 D.由西北流向东南

队员发现河流DF段弯曲,而AC段比较平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AC段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小,以侧蚀作用为主
B.AC段河水流速较DF段的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
C.图中F侧河岸为凸岸,以侵蚀为主
D.DF段河水流速较AC河段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下列小题。

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气候     D.地形
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   
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 “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简述河南省的地形特征。(4分)
(2)分别说出图中①②两项水利工程的作用。(4分)
(3)简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4)为了研究河南省部分地区农业发展状况,有一地理兴趣小组对该省东南部某地的一个农村进行了社会调查,获得下表资料:

以上资料反映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6分)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规划建设的“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至天水经济带,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材料2:成都、西安气候统计材料。

(1)从农业生产角度看,成都平原较渭河平原有哪些气候资源方面的优势?(4分)
(2)分析西安和成都冬季气温的差异及原因。(8分)
(3)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比,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邢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