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古诗文默写。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④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⑥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论语·子张》)
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礼记·虽有嘉肴》)
⑨中国古代送别诗千情万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             ,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惆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             ,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出的是不舍,而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吐露的是豪迈。

来源: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用行楷在田字格里抄写下面一段话,标点占一格。


来源: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停课“躲”雾霾】进入12月份,全国25个省份陆续出现雾霾天气,南京也遭受了重度污染:能见度极低,建筑物都隐nì( )在一片灰蒙蒙之中。室外待一段时间,人就会感到头晕目( ),呼吸困难。12月5日,南京市启动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红色响应,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直到12月9日,天空才重新恢复( )澈的笑容。
材料二
【雾、霾不是“亲兄弟”】雾霾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这些污染物会对人心脏、呼吸系统产生伤害。雾与霾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luán( )生兄弟。一般来讲,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同时,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是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才是霾。此外,雾的颜色是乳白色或青白色,而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通常由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含有大量损害健康的污染物。
材料三
【霾中自有谐趣在】上次赛跑,兔子因大意输给了乌龟。它挺不服气,又找到乌龟,要求和它再比一次。比赛的规则和上次一样:谁先跑到对面山脚下的那棵大树边,谁就赢。
兔子跑得真快,眨眼工夫就把乌龟甩得老远了。咦,不好,雾霾出现了,周围伸手难见五指。兔子吸取上次教训,可没敢睡觉,不过,它看不清路,一不小心跑岔了路。知道自己迷路了,兔子也不担心:找到原路再重跑。跑呀跑呀,兔子觉得胸口闷起来,呼吸困难,突然就昏倒在路上了。
乌龟跑得慢归慢,可是它早做好了准备:戴上了防毒口罩。嘿,它不仅赢了,还顺带在路上救了兔子一命。这结果真是出乎意料!                 (选自网络微博,有删改)
请给“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隐nì( ) (2)头晕目() (3) ()澈 (4) luán()生
“材料二”中的划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该这样修改: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雾”和“霾”的区别。
区别:①相对湿度不同;②              ;③              
“龟兔赛跑”的故事原本是出自《     》,原故事揭示的道理是:       。“材料三”是一则有趣的故事新编,请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内容解释一下“材料三”中兔子突然昏倒,再次失败是因为吸入了      ,伤害了身体的        系统。

来源: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色斗空花亦休,绿园深锁更谁游。
残枝遗萼不中看,暮雨霏霏起暗愁。
【注释】①斗:陡然,突然。②萼: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一。
此诗为宋代梅尧臣所作,根据你对此诗的理解,最适合这首诗的题目是(   )

A.早春 B.探春 C.赞春 D.惜春

诗人“起暗愁”的原因,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春色突然就消失,花落,使人愁; B.残花败枝不可赏,凄凉,使人愁;
C.园林深锁无人游,冷清,使人愁; D.傍晚时分始思乡,浓烈,使人愁。
来源: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
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①,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②也。遂相率呼啸去。怖几失魂,其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③即平复。以为仇耶?不杀不辱,以为盗耶?未劫一物。既不劫不杀不辱矣,而又戕其耳。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有无哉!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有删改)
【注释】①末:粉末。②愈:痊愈,愈合。③旋:不久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夜 半 有 数 盗 执 炬 露 刃 入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转转不                          ⑵知其一                     
⑶其果不出血                     ⑷可据理以有无哉             
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至石半定非我所见 B.如言一盗拽妻起
C.果于数里外不其所以然 D.又戕其耳人不知不愠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②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
比较甲文和乙文,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石兽逆流而上这样的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因此,针对乙文作者的提问:“天下真有理外事耶?”我们可以引用“                ”(用乙文原文填空)回答,而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              ”(用甲文原文填空)。

来源: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紫藤萝瀑布》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0分)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写作者伫立凝望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睹景而有所思考,有所释怀。
B.选文第二段,作者调动了视觉、嗅觉、听觉等,回忆过去,与下段“花盛”形成对比。
C.选文第三段,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遇困境后的顽强和美好。
D.选文结尾部分,写出作者由现实中花的勃勃生机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哲理。

根据提示,品味语句。
(1)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说说句中运用拟人修辞的作用)
(2)藤萝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这样。(结合加点字,说说句子的含义)
结合下面的【资料链接】,对选文中“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焦虑和悲痛”体现她对身患癌症的同胞弟弟的骤然去世而感到异常的痛苦。
B.“焦虑和悲痛”体现她对“文革”后,正大有作为时却“凋谢”的知识分子的悲悯。
C.“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体现了“我”伫立凝望紫藤萝瀑布时,仍然悲观的情绪。
D.此句与下文中的“我沉浸在……宁静和生的喜悦”所表现的情绪明显有矛盾之处。

【资料链接】
链接一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
……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选自宗璞《哭小弟》
链接二
蒋筑英:(1938-1982),浙江省杭州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著名的光学科学家,1982年6月,蒋筑英到外地工作,由于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不幸在成都逝世。终年44岁 。
罗健夫:(1935-1982),湖南省湘乡县人,1965年,开始研究微电子技术。随后投入新中国科研建设事业中,为中国科研事业做了伟大贡献。是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被誉为“中国式的保尔”。1982年因病去逝,享年47岁。

来源: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6分)
上帝住在一个老妇人的篮子里
我在中学读书的日子距今已有好多好多年了,但当时所做的一次作业却永远留在我脑海深处。那回,我们班被布置去写写某个70岁以上的人,为此,我决定去拜访一家护理院。
我先到办公室,解释了我的任务,那儿的负责人告诉我可到6号房去。
透过敞开的门我看到,这间屋子里有一张床、一把椅子,墙上还挂着一幅画,画上是一枝玫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坐在椅子里,正专心地编织着什么。
我敲了敲门,她抬头四转寻找,并眯起眼问:“谁?” 
“我被布置写一篇有关老年人的文章作为学校作业。”我紧张地说明。
“请进,”她停止编织并拍了拍床,“坐这儿。”
我坐下了,这老妇人又回到了她的编织工作中去。
“您在织什么?”我问。
“上帝在我的篮子里。”她回答。
我稍稍提高了点儿说话的声音:“您在织什么东西?”
她再次停下手,看着我微笑着回答:“上帝在我的篮子里。”
我环顾了一下整个房间,然后将目光钻到她装绒线和织物的竹篮里,试图能窥见一点上帝的影踪。
“噢,是的,他就在那儿,”她说,“我一直祈祷他来,他就来了。”
老妇人重又回到她的编织工作中去,再也不说任何一句话。最后,我谢过她并离开了。
“你对她有什么想法?”护理院负责人问。
“她说上帝在她的编织篮里,”我说,“我想她有点疯疯癫癫。”
“她过去确实疯疯癫癫——当她第一次来这儿时,”负责人说,“她丈夫死了,也没孩子相伴,她很孤独。我建议她祈祷以求内心的平和,她便这么做了。
“几个月之后,一位护理员教会了她怎样编织。接下去,在6个月内,她不停地为每个人织袜子。圣诞节期间她卖掉了价值超过1000美元的袜子、毛线衫和毯子。
“她甚至作为志愿者到附近小学去教编织课。她成了这一带最有名气的人。”
“现在怎么样?”我问。
“噢,现在她已经90岁了,而且病体虚弱,但她还能编织,她的心境也很平和。她每开口就只说一句话:上帝在我的篮子里。”
从护理院回来的数星期后,我收到一只包裹,里面是一件漂亮的褐色毛线衫,恰好合我的尺寸。当中还夹了一张纸条,是护理院负责人写来的:
“亲爱的克里斯托弗:你在这里见过的那位老妇人要求我们把这件礼物送给你。她想你也许会喜欢有上帝的一片心意来替你保暖。
“她在3天前死了。她死时非常快乐。”
看着看着,我的眼眶湿润了。
(摘自《上海译报》,谢巧珍译)
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故事情节:
为完成作业,拜访护理院——                     ——听负责人介绍,了解老妇人境况——                     
文中说“我在中学读书的日子距今已有好多好多年了,但当时所做的一次作业却永远留在我脑海深处。”为何“永远留在我脑海深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为他拜访的老妇人不停地专心编织线衣奉献爱心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的心灵。
B.这次特殊的作业让“我”明白了:富有爱心,能让人得到真正、长久的平和与快乐。
C.因为老妇人相赠的“带着上帝的一片心意”、保暖又漂亮的绒线衫,“我”一直穿着。
D.这次中学时期的作业给“我”的人生有着长远的积极影响,伴随了我“好多好多年”。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试图寻找老妇人当时所说的“上帝”的情态。
B.“环顾”“窥”字表明“我”难以理解老妇人反复说的“上帝在我的篮子里”这句话。
C.“上帝”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的这些反应表明了作者对老妇人精神状况的担忧。
D.这句话为下文“我”一时误解老妇人——“我想她有点疯疯癫癫”作了巧妙的铺垫。

第17到25段中,哪些细节表明老妇人由“疯疯癫癫”变得“心境平和”?
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答出两点即可。
                                    ②                              

来源: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我准备好了”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来源: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