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战国时期,“市井”、“闾肆”等词的出现反映了

A.城郊“草市”的形成 B.“市”突破城的界限
C.城市中商业区的产生 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人项安世说,“学诗当学杜(甫)诗,学词当学柳(永)词,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他认为杜诗柳词

A.有直抒胸臆的特点 B.是诗词艺术的巅峰代表
C.注重道德教化功能 D.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会是近代出现的商人群体。据统计,1908年,全国已有58个总商会,1912年商会总数猛增至794个,1915年更激增到1262个。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政策的鼓励 B.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C.民族工商业发展 D.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为民国元年初版课本《新国文》一册的第二课《大总统》,从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有

A.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
B.贯穿了救亡图存思想
C.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D.大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种合作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合作,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的合作,是为了国际和平的合作。我相信,这种合作还会进一步加强。”,这是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庆祝某一外交成就五周年仪式上讲话。这个外交成就是

A.中苏同盟的建立 B.和平共处原则的提出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重返联合国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老照片拍于20世纪80年代初,石狮的服装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这幅照片能够说明当时石狮地区

A.计划退场确立市场体制
B.政策宽松,激发市场活力
C.先行先试,推进国企改革
D.大胆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中制作了图表。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西方宪政史
B.国际工人运动史
C.世界市场形成史
D.启蒙思想演变史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光荣与梦想》一书记载: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的美苏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有一次该公司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到10万人之多,包括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苏联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德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成型
D.战后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国工农业生产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甲:“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史学家乙:“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史学家甲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历史
B.史学家乙应用整体史观诠释历史
C.两位史学家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利益
D.两位史学家分析视角有较大不同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深冬,美国核潜艇“帕切”号从北冰洋厚厚的冰层下悄然驶入巴伦支海,在连接苏联北方舰队司令部与海军基地的电缆上安装了窃听装置,获取了大量有关苏联海军进行未来核战争的详细计划。这表明

A.美国是“冷战”的发起者 B.科技竞争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
C.“冷战”的主要方式是海上竞争 D.美苏“冷战”危及全球环境安全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法,以八股制义取士,实不足据。况有司故事奉行,士子以腐烂时文互相弋取功名以去,此人才所以日下也。
—— 林寿彝《射鹰楼诗话》
道光帝1841年上谕道:“近来士习未醇,往往怀挟入场,冀图抄袭。本科会试,经王大臣搜出十余名之多。”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023
材料二 (1841年两广总督祁埙上疏)须就武备开取士之途……微寓变通考选之制。如文试第三场策问五道,请定五门发题:曰博通史鉴,曰精熟韬钤,曰制器远算,曰洞知阴阳占候,曰熟谙舆图情形……若兵书上祥(详)水战之阵法,图志则通外域之夷情,并足裕远谟而操胜
——《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42
材料三 各省学臣于岁(注:1888年)科试时,生监中有报考算学者……赴总理衙门,试以格物、测算、及机器制造、水陆军法、船炮水雷、或公法条约、各国史事诸题,择其明通者,录送顺天乡试……与通场士子一同试以诗、文、策论……此项人员若于会试中试后,得用享职
——《醇亲王奕譞等奏折》
材料四 (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谕)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光绪朝东华录》
(1)材料一反映清中期科举制度存在着哪些弊端?
(2)材料二中祁埙的科举改革建议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什么样的改革宗旨?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清中后期科举改革的历程及其特点。
(4)综上所答,说明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当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如火如茶的时候,英格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也希望加强王权,削弱教会,摆脱教皇的控制。但亨利八世却是天主教会的坚决支持者,由于他在反对马丁·路德的异端邪说中的功劳,教皇克雷芒七世授予他“信念捍卫者”的称号。但当教皇拒绝了亨利八世要求宣布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时,亨利八世公然反抗教皇,与安妮·博林结合,并被革除教籍。他立即着手清除国内的反对力量,包括解散修道院,禁止英格兰教会向教廷交纳岁贡。1534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格兰国王是英国圣公会的首脑,从而正式把教会与国家合为一体。
——摘编自程维《宪政与宗教》
材料二

时 间
事   件
1534年
亨利八世促使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1571年
伊丽莎白女王指使英格兰教会通过《39条教规》,标志着宗教改革的结束,英国终于建立了独立的安立甘教会。
1633年
查理一世起用威廉·劳德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大肆迫害清教徒。
1640年
以清教徒运动面目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9年
议会通过《宽容法》,赋予不从国教者以信仰自由。
1701年
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与天主教交往者、信奉天主教、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一律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说明亨利八世对罗马天主教会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历史上宗教与王权两者关系的演变。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宗教在英国政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法国其已然者矣……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1902年)
材料二 中国与法国民情最相反,路梭(卢梭)诸贤之论,施之于法国,诚为取乱之具,而施之于中国,适为兴治之机。……先生日虑及此,弟子窃以为过矣。……法国革命影响于全欧者多矣。弟子谓法人自受苦难,以易全欧国民之安荣,法人诚可怜亦可敬也。
——梁启超《致康有为书》(1900年)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政治观点。结合所学,说明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一、二,指出梁启超的观点与康有为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评价他的观点。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洛阳乾元殿,并且表示:“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
材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四月,唐太宗感觉长安夏天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七月,他又嫌宫室狭小,不能尽显大唐威仪,又重修了玉华宫。玉华宫的建筑是“苞山络野”,耗费以亿计。
——以上材料均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唐太宗有何变化?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来源: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