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北孝感高三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光xiān、着wǎn、管jǐn、船xián
B.商gǔ、财hèng、罗qǐ、赋bǐn
C.见piē、媚chán、怨mán、亲
D.罪liè、横gèn、幽yè、罪qiān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计日成功、走投无路、莫衷一是、川流不息
B.一泻千里、淋漓尽致、人才挤挤、义愤填膺
C.殒身不恤、开门缉盗、永葆生机、毛骨悚然
D.大声叱骂、不假思索、轻歌曼舞、谈笑风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据悉,中国重工旗下的武船重工今年上半年共获得了8艘海监船订单。中国海监南海总队负责人此前曾透露,新型海监船的建造及早日投入使用,对现有海监力量来说,堪称为虎添翼
B.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D.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C.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坚决说“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中,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巴尔扎克是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他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大致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
B.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三兄弟的爱情或者刚刚萌芽就被旧礼教所扼杀,或者屈服于包办婚姻而酿成悲剧,或者反抗家长的干涉争取自由结合,这种种不同遭遇,表现了当时青年人的不同生活道路。
C.街亭乃汉中咽喉之地,如果街亭有失,诸葛亮只能退回汉中。关键时刻,众人推荐参军马谡前往驻守,于是马谡立下军令状,率二万五千精兵去守街亭。
D.《巴黎圣母院》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抒情的特色:美就美得白璧无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小说也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传统思维与近代科学
①在古代和中世纪,中国的科学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但是到了文艺复兴以后,当西方大踏步建立了近代的科学体系时,中国的科学相形之下却日益落后了。为什么曾长期在世界文明史上居于领先地位的中国科学,文艺复兴后就逐渐落到了后面?它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怎样地互相制约、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着的?
②对比中国与西方双方思想发展途径之不同,其间有一个关键性的契机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历史经历了一场科学革命,从而根本改变了中世纪文化与思想的精神和面貌;而中国历史却缺少这一幕科学革命,致使她的文化与思想的精神和面貌始终摆不脱中世纪传统的风格与特征。近五个世纪以来,西方各种理论体系几乎无不是在近代科学的强大思想影响之下形成的,很多思想家本人就是科学家,如笛卡尔、罗素诸人。然而直到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中国的思想理论始终是在中世纪传统的构架之内进行的,完全与近代科学绝缘,故而也不曾受到它丝毫的影响。
③何以近代科学革命出现在西方而没有出现在中国?最为常见的简单答案是:近代科学在西方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既然没有出现过资本主义,所以也就没有出现一场近代科学的革命。不过,这种说法似乎未能在一个根本点上自圆其说,即它未能令人满意地回答这个问题:何以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据说,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资本主义,乃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了新的生产关系的缘故。然而科学作为最活泼、最积极、最主动的生产力,何以竟然不能突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这就有点不大好解释了。因为归根到底,毕竟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而不是反之。商品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等等因素的存在,是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可以找到的,这并不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所谓萌芽也者,必须是继之以开花结果。如果萌芽了几百年而始终也不见开花结果,那是否能称其为萌芽就有疑问了。马克思《资本论》曾明确地界定: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十五世纪末已散见于地中海的个别城市,而在十六世纪的最初三十年就正式揭幕了。萌芽长达几个世纪,是不可想象的事。看来所谓生产关系束缚论的答案,那思路也像是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论一样,都犯有逻辑上兜圈子的嫌疑。
④另一种答案则是从人们的思维方式着眼,它把资本主义和近代科学的出现都归之于某种精神的作用,而且认为是与之交织在一起的。韦伯、陶奈(R.H.Tawney)和史韦泽(A.Schweitzer)都可以算作这一派的代表。这种看法是从一个未经论证的前提假设出发的,即人们的思想决定历史的面貌,而不是历史现实决定人们的思想。然而,人们的思想假如不是由历史现实所规范的、所决定的,那末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假如说某种特定的世界观就决定了某个时代的历史面貌,那末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说是某个时代的历史面貌决定了某种特定的世界观呢?为什么恰好是十六七世纪中叶出现了那样一种思想,它恰好使得资本主义和近代科学得以登上了历史舞台?
⑤与这种思路相关的另一种思路则是认为,中国科学之所以能步入近代阶段是由于它只长于实际应用(如四大发明)而拙于抽象思维(如几何学的推论),或者说是由于理论思维受到中国重视实际的特殊民族性的约束而得不到自由发展。传统的八股取士和代圣贤立言是那么地屈从于实际的需要,以至于科学思维不可能茁壮成长。依此而论,则中西思想之别就既是两种文化的质的歧异,而又是古今之别。当代的一些学者(包括陶奈和冯友兰在内),似均偏重于强调古今之别的一面。实际上,早在两个世纪以前休谟就已经提出过,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乃在于其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大一统使人们的思想得不到自由发展。没有思想自由,也就谈不到科学(至少谈不到近代科学)。休谟的论点中包含有深刻的洞见,但他未遑研究中国思想并深入发挥。本世纪的韦尔斯(H.G.Wells)也提到过,崇拜传统和墨守成规的心态使得中国思想缺少了独立性和创造性,而这正是一切科学与思想进步之所必需。
对第③自然段“这种说法似乎未能在—个根本点上自圆其说”一句中的“根本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代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B.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出现资本主义。
C.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D.作为最活泼、最积极、最主动的生产力的科学为什么不能突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

对“中国近代科学在文艺复兴后落后的根本原因”的解说,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西方很多思想家本人就是科学家。
B.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 。
C.近代科学的出现是因为某种精神的作用。
D.政治与文化上的大一统使思想得不到自由发展。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中国近代科学直到19世纪末叶才到来是因为文化与思想的精神和面貌长期未能摆脱中世纪传统的风格与特征。
B.对于“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革命是因为没有出现过资本主义”的观点作者认为未能令人满意。
C.资本主义和近代科学恰好在十六七世纪登上历史舞台,作者认为是人们的思想决定了历史的面貌。
D.崇拜传统和墨守成规的心态,使得中国思想缺少独立性和创造性,作者十分赞同这一说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汤琵琶传
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①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下②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③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④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曰:“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世之沦落不偶,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选自《明文授读》,有删节)
【注】 ①世庙:明代崇祯皇帝庙号。②戏下:麾下。③轸石王子:作者自称。④土锉:土锅。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大概
B.世之沦落不偶。命运不好
C.自是猖狂自,日荒酒色。放纵
D.其临敌令曾壮士声。替

全都能说明汤应曾弹琵琶有高超的技艺的一组是( )
①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
②殿上弹《胡茄十八拍》,激楚动人。
③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
④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
⑤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
⑥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应曾是一个有天赋的艺人。他从小对音乐很有兴趣,长大后弹得一手好琵琶。他曾在王公贵族家中献技。
B.汤应曾对母亲、妻子充满感情。他为了生计远离家乡,连妻子死去都来不及见一面,妻子临死之前的一番埋怨他的话使得他后来不再操旧艺,最后猖狂自放,日荒酒色。
C.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流落在淮浦一带,后来他和母亲跟随桃源人一同到了桃源。然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汤琵琶”就这样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个结局也为下文作者的议论抒情张本。
D.作者对汤应曾十分同情,并且借他的身世,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逢的感慨。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点染、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写人叙事。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
(2)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
(3)越五年,乃克为之。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句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 着 之 失 人 皆 见 之 虽 护 前 者 不 能 讳 也 理 之 所 在 各 是 其 所 是 各 非 其 所 非 世 无 孔 子 谁 能 定 是 非 之 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淇上送赵仙舟
王 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请概括诗人的情感变化;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
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3)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①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②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③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④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⑤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
⑥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⑦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⑧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面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⑨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直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的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⑩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11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12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金灿灿的苞谷做背景,映衬着主人也发出金灿灿的光。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两把硕大的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
13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14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15她在守望, 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对全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章以作者探访山村的行踪为线索,采用了“移步换景”的记游手法,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写景状物淡而有味。
B.本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山村行将消失的痛惜之情。文中老人既有热情淳朴的一面,也有落后守旧的一面,作者哀其不幸。
C.第7~9段写村庄的各种景象和自己的感受,力图引起读者心灵的极大震撼,希望人们对美丽村庄行将消失给予高度关注,为下文村庄真正的主人的出现作有力铺垫。
D.第2、3段表达自己暂时逃离喧嚣城市、享受到自然美景后的喜悦心情,与后文村庄的荒凉构成对比。

从全文看,题目“孤独的守望”包含了哪些含意?
第③自然段描写清溪,请分析其表达特色。
第⑦自然段说“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我国曾多次出现“抵制日货”的呼吁或行动。日前,日本政府一意孤行,收购钓鱼岛并对其实施国有化,在国内引发新一轮的反日高潮,部分民众呼吁“支持国产,抵制日货”;也有民众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完全抵制日货很难付诸实践;有专家也表示,抵制日货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
对此,你如何看待“抵制日货”这一行为?请选择一个方面,并详细阐述你的理由。不少于30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带您感受孝感云梦皮影的独特魅力;百鸟栖息之地,候鸟迁徙之所,蓝喉蜂虎的中国家园,带您到孝感大悟体验鸟友的乐趣;“形似玉梳白如璧,薄如蝉翼甜如蜜”,为您揭开孝感麻糖手工艺里的秘密;听大山里老人和千年银杏王的故事;看小镇里的村民如何在高跷杂技中执着追梦……
2012年9月13日,《北纬30°•中国行》“走进孝感”在央视四套如期播出,向世界展示了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社会发展在内的孝感全景式图画,受到观众广泛好评。孝感是我们的故乡,她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也需要我们尽心去传承。请你结合孝感地方特色,写一副宣传孝感的对联。
上联:                                
下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丏尊拜访老友弘一法师,看到他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夏丏尊不忍地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弘一法师回答道:“咸有咸的味道。” 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这话很妙,人生咸淡两由之,个中滋味只须人去品味。
弘一法师的话是否能带给你一些感悟思考,或是激发起你的一些联想呢?请以“人生咸淡皆有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