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大于曲线②和③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低于曲线②和③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A.(1)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适当升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B.(2)图中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的时期最可能是在S期
C.(3)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时,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个
D.(4)图中①④的基本单位不相同,③约有20种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禽流感的免疫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而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B.体液免疫对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的散播起抵制作用
C.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
D.效应T细胞能激活靶细胞中的溶酶体和释放淋巴因子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栽培番茄含有来自野生番茄的Mi-1抗虫基因,它使番茄产生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的根部)、长管蚜和烟粉虱三种害虫的抗性。下列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①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②长期种植含Mi-1基因的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③能在含Mi-1基因的番茄植株上生长的长管蚜和烟粉虱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
④三种害虫与番茄之间的寄生关系促进了它们的协同进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右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 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
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
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正确的是

A.探究不同类型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实验,取样器大小是无关变量,使用不同的取样器会得到相同的结论
B.DNA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中的蛋白质不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C.估测土壤浸出液中的细菌数量,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黄绿色色带距离点样处最近,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含量最少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 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_______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__________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而增大。本实验中, 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__________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__________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适度去除顶部叶片,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__________。
(5)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__________,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操纵元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组织形式。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简称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图中①和②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mRNA上的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核酶最早是在大肠杆菌发现的,其化学本质是RN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过程①时,场所是_________,启动子是__________识别、结合的部位。
(2)大肠杆菌细胞中RNA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从a~e中选)。
a.作为遗传物质;b.传递遗传信息;c.转运氨基酸;d.构成核糖体;e.催化化学反应。
过程②合成的RP1的多肽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若它们的密码子依次为UCG、CAU、CAG,则基因1模板链中决定这三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
(3)核酶可用于治疗由DNA病毒引起的肝炎,研究表明,核酶通过切断靶RNA(病毒mRNA)特定部位上两个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裂解靶RNA,阻止______________,抑制病毒复制。
(4)大豆中有一种成分“染料木黄酮”因能抑制rRNA形成而成为抗癌药物的成分,其抗癌的机理是:该物质能抑制rRNA的形成,使细胞中____________,造成mRNA上的RBS被封闭,导致RP1等合成终止,进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在安静状态下,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O2对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是必要的。人剧烈运动后,血液中CO2浓度升高,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使CO2加速排出。请回答:

(1)人体细胞中CO2产生的场所是        ,以         方式排出细胞。
(2)图中CO2浓度升高时导致呼吸加快,其调节方式为        ,呼吸中枢位于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相同”或“相反”)。
(3)低O2也是调节呼吸的刺激因素。严重肺气肿病人长时间CO2潴留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对的刺激作用发生适应,此时低O2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成为调节呼吸的主要刺激。
①写出低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的反射弧:
                                            (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②低O2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从代谢角度分析原因是                  
③严重肺气肿病人常常需要吸氧来缓解症状,吸氧时不能吸入纯氧或氧浓度过高的氧气,原因是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人员用克隆猕猴创建糖尿病模型并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实验过程如下:将9只健康的克隆猕猴进行适应性饲喂2周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1)实验中对照组是      
(2)链脲佐菌素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其副作用为破坏动物体内的      细胞导致动物患上糖尿病。
(3)实验中主要监测血液中四项基本指标:①      、②血脂、③      和C-肽等物质的含量变化。
(4)血液中C-肽含量变化是诊断糖尿病类型的重要依据。1分子某前体蛋白在细胞的________处合成后。通过内质网以小泡形式运输到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1分子③和1分子C-肽,然后以      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5)饲喂12周后,收集乙组中某只猕猴24小时的尿液,经防腐处理后,取尿样2毫升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试管中      ,空腹情况下乙组猕猴仍能使①维持在正常水平,其体液调节过程是:                           
(6)实验中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猕猴。为追踪干细胞成活、分化等情况,研究人员设计了巧妙的方法:选用正常雄性猕猴作供体,将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糖尿病猕猴体内,干细胞中的      作为追踪的标记物。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高三后阶段模拟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