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①苏格拉底       ②亚里士多德
③朱熹           ④李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 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 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 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 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①②④③

②③①④

③①②④

③①④②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 "求富""自强" B. "师夷长技"
C. "中体西用" D. "民生主义"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 出版业的发展
B. 广告业的进步
C. 婚姻礼俗之变迁
D. 世界文明之演进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辛亥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 国民革命时期 全面抗战时期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 ①③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纳塞尔被誉为"中东雄狮"。如果要给他写传纪,下列史实中不能作为其生平事迹的是

A. 签署"戴维营协议" B. 领导建立埃及共和国
C. 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D. 推动不结盟运动诞生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右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 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
B. 1946年的联合国
C. 1949年的北约
D. 1967年的欧共体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
(1)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