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
古诗文默写。
(1)他山之石, 。 《诗经·小雅·鹤鸣》
(2)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3)临风一唳思何事, 。 白居易《池鹤》
(4)翅湿沾微雨, 。 葛天明《迎燕》
(5) ,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6)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7)《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 , 。”
(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了“愁”之绵长的句子是:
“ ,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按要求答题。(6分)
滨海南湖公园的美,在三月的烂漫春光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挺拔秀qí的道旁树,葱茏苍翠;盘虬卧龙的紫藤萝,旁逸婆suō;五彩斑澜的各色鲜花,争奇斗妍。人工湖的水面很宽广,虽没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浩瀚磅礴,却也是泱泱一碧辽阔广远。水色碧澄清澈,秀丽可人,水下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春色娇美,春味芳芳,春意喧欢,令人留连忘返。
根据拼音写汉字: 秀 qí 婆 suō
给加点字注音: 盘虬卧龙 争奇斗妍
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改为
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年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工作中已经采取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
C.中国驻马大使批评一些西方媒体在马航事件上散布谣言、挑拨离间。 |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云南的昆明火车站事件,暴徒的行为令人发指,更令国人义愤填膺。 |
B.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严正抗议。 |
C.清明时节,繁花似锦,绿柳如烟,行走在滨海乡村,令人心旷神怡。 |
D.《我是歌手》第二季总决赛舞台上,韩磊的唱功精致至极,天衣无缝。 |
结合语境仿写划线句子,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气节是冬雪中绽放的的红梅,气节是海浪中坚守的礁石,
。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鸟”专题后,校刊《新叶》编辑部决定将第五期主题定为“人与鸟”,请你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
校刊《新叶》编辑部准备刊登下面这则消息,请你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
(江苏广播网2014年1月7日)为了挽救世界濒危物种丹顶鹤,北京动物园和盐城市联合开展丹顶鹤野外放归试验。近日,由北京动物园人工饲养的7只未成年鹤开始在越冬地逐步放飞野外,这也是盐城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进行的野外放归。
盐城沿海滩涂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经过两周的适应期,7只来自北京的丹顶鹤已经熟悉了沿海芦苇、水泊、盐蒿遍地的环境,在保护网内悠闲地漫步,好奇地观察走近的人群。北京动物园科研项目负责人杜洋说,在越冬地放归能让丹顶鹤尽快适应野外环境。
标题:
请拟一条“保护鸟类”的宣传标语(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分)
大家就“人与鸟”的话题写了不少文章,并将文章编成了一本作品集。现在,请你试着帮忙拟一个栏目,并说明侧重围绕的是什么内容。
栏目名称: 侧重内容: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雄狮般的面容,牙关紧咬,布满愤怒而痛苦的皱纹,而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是意志,拿破仑般的意志。(节选自罗曼·罗兰《名人传》)
选文所写的伟大音乐家是谁?结合原著,写出他性格的主要特征,并简述他的一个感人事例。
人物: 性格:
事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帮波兰贵族!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盛怒之下, 他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绿军服的人劈下去。
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砍死了。
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向他们开火了。
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 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
这段文字选自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长篇小说《 》。选文空缺处的人物是 ,除选文内容外,小说通过 、 等一系列情节、事件塑造了这一典型形象。
阅读辛弃疾的《鹧鸪天》,完成后面问题。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平岗细草鸣黄犊②,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③。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②犊:牛。③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
请展开想像,描写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所表现的田园春光。
词中加点的一个“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力。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策之不以其道( )
(3)遂许焉 ( ) (4)汪汪之声不已(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
B.①其真无马邪?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
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张 元 怪 之 随 犬 出 门 见 叔 父 几 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
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的主旨。
阅读《植物为何有睡眠》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例如,合欢树的叶子是由许多羽片组合而成的,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
②不仅植物的叶子会有睡眠,植物的花朵也会睡眠。例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美丽的花瓣就慢慢地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③植物为什么需要睡眠呢?
④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认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⑤20世纪60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理论。
⑥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的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提出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
⑦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①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⑧美国科学家恩瑞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总比垂直方向(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认为,正是这仅仅1℃的微小温度差异,已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不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相比,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
⑨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②植物的午睡大约是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火热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⑩综合起来,植物睡眠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二是叶子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热带植物白天也闭合),有保持适当湿度的作用;三是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总之,植物的睡眠运动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
(2014年第4期《百科知识》)
本文以“植物为何有睡眠”为题,有何妙处?
文中画线句①采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文中画线句②中“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通读全文,说说植物睡眠的可能性原因主要有哪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那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她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好吧,就明天。”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她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我与地坛》
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一共写了四件事,请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0个字)。
事情:①母亲要带我去看花——② ——③母亲不能带我看花
——④
请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第③段“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写母亲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两个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
①“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感想。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史铁生《病隙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