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上面的四幅图中,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坡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无法判断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    )

A.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多
B.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多
C.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
D.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多

下列有关图示区域内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河流落差最大
B.②河流流域面积最大
C.③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
D.④河流冰期最长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下列小题。

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无岛 B.一个岛 C.两个岛 D.三个岛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下小题。

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

A.可全年航线
B.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
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容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    )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该日   (    )

A.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是(    )

A.东北多西南少 B.南多北少
C.西北多东南少 D.均匀分布

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源充足 B.地势高峻
C.资源开发 D.交通便利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列小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1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1 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        图2 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hPa)
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12年11月20日10时(北京时间)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均为偏西风
B.甲地风速大于乙地
C.甲地位于冷锋锋前,多阴雨天气
D.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天气炎热干燥

某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照多年统计资料发现,甲地降水量多集中在冬季,而乙地降水量却集中在夏季。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形    ②盛行风  ③纬度    ④洋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012年11月7日至13日,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黄淮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雪,河北、山西等地暴雪创记录,灾情严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所述的天气系统是(    )

该天气系统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图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此时甲地吹(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2012年9月18日起,入夏以来的最强台风袭扫我国东南各省。22日,台风刚过,一股较强冷空气又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导致局地降温超过15℃。受此影响,我国南方各省集体入秋。据此回答下题。

19日,登陆后的台风中心经过了我国南方某地,继而在23日该地又迎来冷空气过境。下图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从18日到24日该地气压变化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②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③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④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  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座水库,某日两个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是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题。

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

A.德干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________。

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
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

(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____山顶。
(5)图中乙、丙两支流,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支流。
(6)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7)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 分)太阳是地面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4.2焦/厘米2·日),下图是我国与全球总辐射量对比图。分析图和表,回答问题。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小计
90°N
O
O
783
1093
777
O
O
O
2653
60°N
147
453
821
994
814
445
148
51
3873
40°N
438
696
924
1007
915
685
435
325
5 425
20°N
701
855
938
950
929
842
695
615
6525

891
910
85l
802
842
897
883
856
6932
20°S
984
856
671
576
663
844
973
1014
658l
40°S
970
698
421
304
424
690
958
1074
5539
60°S
863
457
143
48
132
452
851
1061
4007
90°S
827
O
0
0
O
O
813
1166
2806
小计
5821
4925
5552
5774
5496
4855
5756
6162
 

 
(1)简述太阳辐射量在春分日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指出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4 分)
(2)我国 30°附近东部与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悬殊,但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较西部高得多,请分析其原因。(4 分)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2012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2分)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4分)
(3)与C地相比,判断D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4分)
(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4分)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