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有l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10万年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今天吃什么菜?”历史上,我国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是

A.北京周口店 B.浙江河姆渡 C.陕西半坡 D.云南元谋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桂林市内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制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后人写诗“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李冰

A.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B.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D.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晋文公称霸中原、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过先秦时期的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题中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与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削弱》 D.《战国时期富国强兵的改革》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在阅读《中华文明的起源》(非正规出版物)时,下列内容发现与史实不符的是
①元谋人使用新石器,并已会人工取火
②半坡人建造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建造半地穴房屋
③黄帝是轩辕氏,蚩尤是神农氏
④夏启建立王位世袭制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其中代表道家观点的是

A.用“仁政”治理天下 B.实行改革,依法治国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十分发达
B.图二说明夏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上述三幅图说明了安阳是我国的著名古都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一篇历史小论文中写道:“齐桓公任用伊尹为相,改革内政和军制,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终成战国时期第一个霸主。”其中出现了几处史实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比春秋时期更加血腥惨烈,如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秦一齐 B.秦一魏 C.秦一赵 D.齐一魏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言论,出自下图之人的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B.奖励农耕,免除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徭役
C.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末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②处指的是
 

A.燕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B.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并以隶书刻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曰:“赭衣(秦时罪犯皆穿红褐色的囚服)塞路,囹固成市(监狱象市场一样拥挤),天下愁怨,溃而叛之。”下列各项中符合材料说法的是

A.繁重的徭役 B.繁重的赋税 C.繁重的兵役 D.残酷的刑法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材料二 (秦朝)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廷尉李斯为加强地方管理反对原先的什么制度,而主张建立什么新制度?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指出,因为“层层分封”而使分封制形成了怎样鲜明的特点?从图二可以看出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怎样的政治制度?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孔子在三十岁时开办了私学,招收各个阶层的学员入学,宣称任何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机会;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成为有用之才。
材料三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给教育事业留下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孔子的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道理?
(4)有人认为,在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可以彻底抛弃孔子的教育思想,你认为对吗?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缔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被称为“千古一帝”。秦朝虽然短暂,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你认为秦王为什么能扫六合,而其他国家却不能做到?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材料二 赢政26年,皇帝尽兼天下诸侯,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发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货币一统。
(2)秦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中央主要由哪些官员负责?”为巩固统一,在其他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领导这次农民起义的两位起义领袖分别是谁?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帝王之一,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

来源: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