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省树人高中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险(xìn)栏(sǔn)断壁残(yúan)象(hù)
B.长(háo)乳(ǎo)呱坠地(guā)先(bǐ)
C.树(guān)妊(shēn)茕孑立 (jié)愿(sù)
D.裂(jūn)维(xiān)越俎代(páo)   地(k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树人高中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步入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
C.《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树人高中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文学常识填空
请你写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树人高中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甄嬛传》中,华妃陪皇后看戏时说:“到底是樊梨花有身家,出身西凉将门的嫡出女儿。若是换作庶出女儿,再没有这移山倒海的本事,可真是死路一条了。”华妃表面上是评论戏中角色,实则藉以影射皇后是庶出女儿。下列文句画底线处的文字,也在表面意义之外另有影射的两项是( )( )

A.凤姐拉过刘姥姥来,把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得不得了,刘姥姥笑道: “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 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
B.范进想向丈人胡屠户借乡试的路费,被胡屠户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你问我借盘缠, 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 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
C.华歆劝曹丕杀曹植。曹丕召曹植入见,限七步吟诗一首,须以“兄弟”为题,但不许犯“兄弟”字样,方可免死。曹植略不思索, 即吟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D.虬髯客想请道士观察李世民是否具天子之相,以决定自己是否退出逐鹿之局,乃由刘文静邀李世民前来看棋。弈棋中的道士见李世民神采惊人,惨然曰:“此局全输矣! 于此失却局, 奇哉!救无路矣! ”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树人高中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刘敬脱挽辂,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
已而问刘敬,刘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刘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积德累善十有余世。以此为天下之中也。今陛下起丰沛,大小之战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四塞以为固,卒然有,百万之众可具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汉七年,至晋阳,闻韩王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械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数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
太史公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輓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                  
(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然有急:危急的情况
B.械敬广武系:羁押
C.数北边苦:痛苦、苦难
D.士卒于兵罢:通“疲”,疲惫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刘敬“智”的一组是(   )
①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            ②匿其壮士肥牛马
③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      ④计久远子孙为臣
⑤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    ⑥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敬经过洛阳时,摘下拉车子时所用的横木去见虞将军,请虞将军介绍自己见高祖。
B.刘敬向高祖说明定都关中的好处后,高祖虽有犹豫,但还是当天就西行去关中建都。
C.刘敬出使匈奴回来后认为不宜攻打匈奴。高祖不听,以至于被围白登七天后才脱险。
D.刘敬认为对匈奴不可以用武力制服,也不可以用仁德说服,必须用和亲来图谋长远。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答:                                                                                          
(2)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
答:                                                                                         
(3)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
答: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树人高中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注] ①木樨:桂花。②水沉:沉香,这里指桂花香气浓郁。③宫黄:古代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④直恁:竟然如此。
这首词的首句有什么作用?
答:                                                             
这首词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桂花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                                                                 
词人借桂花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志向和抱负?
答: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树人高中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2)                     ,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3)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4)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5)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
(6)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7)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树人高中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箩 筐
林清玄
①香蕉场前面的不远处,有几个小孩子用竹子撑开一个旧箩筐,箩筐里撒了一把米,孩子们躲在一角拉着绳子,等待着大雨前急着觅食的麻雀。
②一只麻雀咻咻两声从屋顶上飞翔而下,在蕉场边跳跃着,慢慢地,它发现了白米,一步一步跳进箩筐里;孩子们把绳子一拉,箩筐砰然盖住,惊慌的麻雀打着双翼,却一点也找不到出路地悲哀地号叫出声。孩子们欢呼着自墙边出来,七八只手争着去捉那只小小的雀子,一个大孩子用原来绑竹子的那根线系住麻雀的腿,然后将它放飞。
③麻雀以为得到了自由,振力地飞翔,到屋顶高的时候才知道被缚住了脚,颓然跌落在地上,它不灰心,再飞起,又跌落,直到完全没有力气,蹲在褐黄色的土地上,绝望地喘着气,还忧戚地长嘶,仿佛在向某一处不知的远方呼唤着什么。
④这捕麻雀的游戏,是我幼年经常玩的,如今在心情沉落的此刻,心中不禁一阵哀感。我想着小小的麻雀走进箩筐的景况,只是为了啄食几粒白米,未料竟落进一个不可超拔的生命陷阱里去,农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白日里辛勤地工作,夜里还要去巡田,有时也只是为了求取三餐的温饱,没想到勤奋打拼地工作,竟也走入了命运的箩筐。
⑤箩筐是劳作的人们一件再平凡不过的用具,它是收成时一串快乐的歌声。在收成的时节,看着人人挑着空空的箩筐走过黎明的田路,当太阳斜向山边,他们弯腰吃力地挑着饱满的箩筐,走过晚霞投照的田埂,确是一种无法言宣的美,是出自生活与劳作的美,比一切美术音乐还美。
⑥我每看到农人收成,挑着箩筐唱简单的歌回家,就冥冥想起托尔斯泰的艺术论,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蘸着血泪写成的。如果说大地是一张摊开的稿纸,农民正是蘸着血泪在上面写着伟大的诗篇;播种的时候是逗点,耕耘的时候是顿号,收成的箩筐正像诗篇的最后圈上一个饱满的句点。人间再也没有比这篇诗章更令人动容的作品了。
⑦遗憾的是,农民写作歌颂大地的诗章时,不免有感叹号,不免有问号,有时还有通向不可知的分号!我看过狂风下不能出海的渔民,望着箩篱出神;看过海水倒灌淹没盐田,在家里踢着箩筐出气的盐民;看过火旱时的龟裂土地,农民挑着空的箩筐叹息。那样单纯的情切意乱,比诗人捻断数根须犹不能下笔还要忧心百倍;这时的农民正是契诃夫笔下没有主题的人,失去土地的依恃,再好的农人都变成浅薄的、渺小的、悲惨的、滑稽的、没有明天的小人物,他不再是个大地诗人了!
⑧由于气候的不能收成和没有收成固是伤心的事,倘若收成过剩而必须抛弃自己的心血,更是最大的打击。这一次我的乡人因为收成过多,不得不把几千万公斤的香蕉毁弃,每个人的心都被抓出了几道血痕。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只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天理,从来没有听说过“收成过剩”这个东西,怪不得几位白了胡子的乡人要感叹起来:真是没有天理呀!
文章开头写孩子们用箩筐捉麻雀的情景有什么用意?
答:                                                                                        
请分析作者将农民比作“大地诗人”的表达效果。
答:                                                                                        
说一说“他不再是个大地诗人了”这句话的内涵。
答:                                                                                        
本文以箩筐形象来表现农民的生产生活,试结合全文概括箩筐的丰富意蕴。
答: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树人高中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劝君免谈陈寅恪
易中天
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理的事情。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陈寅恪也不同于其他一些文化人。他不是金庸,不曾写过从政治家、科学家到“引车卖浆者流”都人见人爱的新派武侠小说,也没那么多门徒和拥趸。他的著作,选题既很专门,文字也很古奥,感兴趣的人不多,看得懂的人也不多,感兴趣又看得懂的更是凤毛麟角,哪里会弄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也不是余秋雨,不曾炮制过“香喷喷甜津津有点嚼头,完了还能吹个泡泡”的“文化口香糖”,亦不曾发表过声讨某集团的《告全国人民书》。
没有哪个小女生或小男生会去买《元白诗笺证》或《柳如是别传》。柳如是?柳如是是谁?是王菲吗?还是田震?陈寅恪又是谁?是汪国真、赵忠祥吗?陈寅恪的最后20年,基本上是冷清寂寞,默默无闻的。他甚至不同于钱钟书。钱先生和陈先生一样,也是学贯中西博通今古,也是淡泊名利不事张扬。他的《管锥编》。《谈艺录》,也没多少人看得懂。但钱先生毕竟写过《围城》呀!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还拍得挺成功。这就举国皆知,人人趋之若鹜了。那么,陈先生可曾与大众传媒缔结过良缘吗?没有。
所以我赞同骆玉明教授的说法:“陈寅恪最不应该成为公众人物。”然而“最不应该成为”的最终还是“成为”了。而且,还弄到了人人都拿他来附庸风雅,谁不说陈寅恪谁就狼心狗肺缺心眼儿的程度。至于这些说词究竟有多少符合历史事实,又有多少最得逝者之心,那就只有天晓得了。正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冷和热。最不该热的热了起来,就一定事出有因。比如国内民众的关心,便多半带有好奇心理。的确,像陈寅恪这样可以公然不参加学习,不接受思想改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真没几个。这才真是怪了!于是人们就很想知道,陈寅恪这“瞎老头”受此优待,究竟凭的是什么?疑团很快就因史料的披露而冰释。原来这陈寅恪并非等闲人物。他的祖父陈宝箴,未出道时就为曾国藩所器重,后来官居湖南巡抚,是戊戌变法时推行新政的风云人物。父亲陈三立(散原先生),早年和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号称“晚清四公子”,晚岁则以诗文著称,被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评价为鲁迅之前中国近代文学成就最高者。在一个重血缘,重门第,重承传,重渊源的国度里,这已经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何况陈寅恪本人也十分了得。他12岁时就东渡日本,以后又游历欧美十数年,回国后与赫赫有名的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而1925年吴宓举荐他任此教席时他才35岁。他学问大得吓人,据说外语就懂十几门(也有说二三十种的)。名气也大得吓人,据说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还专门问起。英国女王也曾来电问其健康。这些都让人啧啧称奇,哎呀连声。如此之多的光环加之于身,被推介给大众也就不足为奇。
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可惜我们学不来。首先是“顶不住”。无论是谁,当真要坚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就必须有本事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要知道,压力并不仅仅来自官方,来自当局,也来自民间,来自群众。
其次是“守不住”。怎么个守不住呢?因为要“学以致用”。中国的读书人,或曰知识分子,内心深处历来就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那就是总觉得自己的满腹经纶得有地方派个用场,否则实在是可惜了。所谓“有用”,倒不一定是要拿去换饭吃,换钱花,更主要的还是要有利于国家民族国计民生。因此这种想法不但不可耻,反倒很崇高。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谈陈寅恪?    
(选自《博文》,有改动)
文章说了陈寅恪热的现象,陈寅恪为什么能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答:                                                                            
结合文章概括陈寅恪有哪些异乎常人的地方。
答:                                                                             
作者认为为什么不能谈陈寅恪?
答: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树人高中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意思是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郎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请全面理解上面名言含意,选择一个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七、作文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树人高中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