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巴彦淖尔卷)历史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青铜艺术。请问它的创意原型是
A. | 四羊方尊 | B. | 编钟 | C. | 司母戊鼎 | D. | 青铜立人 |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中与商鞅变法无关的是
A. | 努力种田,免除徭役 | B. | 军功卓著,授爵予田 |
C. | 土地私有,自由买卖 | D. | 科举考试,夺得状元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毛泽东用来评价古代四位帝王的诗词。其中与秦始皇有关的史实是
A. | 贞观之治 | B. | 第一次统一中国 |
C. | 杯酒释兵权 | D. | 巩固大一统王朝 |
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自从有了它,大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它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它指的是
A. | 火药 | B. | 印刷术 | C. | 指南针 | D. | 造纸术 |
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古代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其中和平是长久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选项中与这一主流不符的是
A. | 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
B. |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
C. |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 |
D. | "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
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对此话解读最正确的是
A. |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
B. |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
C. |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
D. | 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
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 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③④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③ |
某班学习小组以"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展开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 | 戚继光抗倭 |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C. | 雅克萨之战 | D. | 文天祥抗元 |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国共合作时期"最强音"的是
A.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B.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 | 打倒列强除军阀 | D. |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80年前的10月,红军开始长征。为纪念这项重大的历史事件,王红搜集到了下面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④①②③ | B. | ③④①② | C. | ①②③④ | D. | ②③④① |
今年,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体现了
①对受害者生命的尊重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要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勿忘国耻,爱好和平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③④ |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考察时,回忆起曾填写的《念奴娇》词。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句子,深深表达了对下列哪位人物的崇敬之情
A. | 邓稼先 | B. | 雷锋 | C. | 王进喜 | D. | 焦裕禄 |
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
B. | 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 |
C. |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D. |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
福建的厦门和台湾当局控制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如下图。对下面两幅图片解读不正确的是
下列哪一项不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
A. | 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 |
B. | 创造了0~9 十个数字符号 |
C. | 传播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
D. | 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 |
西方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英国近代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对以上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 | 罗马的宏伟指的是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
B. | 希腊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
C. | 希腊的辉煌指的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利 |
D. | 希腊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
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金子一样宝贵。为了珍惜它们,1329年,佛罗伦萨人在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请问:这个行为受到了下列什么思想的影响?
A. | 人文主义 | B. | 唯物主义 | C. | 马克思主义 | D. | 理性主义 |
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改变着生产方式。工厂的发展史便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下列生产现象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
A. | 工厂的选址受风力和水力的限制 |
B. | 工厂靠近煤炭产地而建 |
C. | 工厂的机器生产离不开汽油、柴油 |
D. | 工厂中的网络技术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中华民族既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学习精神的是
A. | 文成公主入藏 | B. | 玄奘西行 |
C. | 鉴真东渡 | D. | 遣唐使来华 |
下列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了市、坊分开的局面 |
B. | 宋朝时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
C. | 明朝从南美洲引进粮食作物--玉米和甘薯 |
D. | 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杜绝一切对外贸易 |
习近平主席说:"国家的繁荣富强是靠文化的繁荣为支撑的"。下列古代文化典籍成书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史记》 |
②《道德经》 |
③《红楼梦》 |
④《本草纲目》 |
②①④③
④①③②
②④①③
②①③④
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内容中不能出现在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这一学习主题中的是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 | 美国南北战争 |
C. |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 D. | 日本明治维新 |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瞬息万变,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更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下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①各种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②③ | D. | ①②③④ |
活动探究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却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之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奋斗。初二五班的历史学习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与探索,请你一起参与,共同探究。
【铭记屈辱历史•探索救国之路】
材料一:
(1)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C、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回顾辉煌历程•重温时代梦想】
材料二:历史学习小组,搜集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转折时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如下图。
(3)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具有怎样的历史转折作用?(6分)
(4)下列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图l到图2的历史阶段中,请你根据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A.中共一大;B.开国大典;C.五四运动;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其中标志着我党开创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标出答案序号即可)
(5)图2到图3,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也走过一些弯路,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举出两例即可)
(6)从图3至今,中国面貌发生历史巨变的原因是什么?(2分)(说出两点即可)
【感悟经验教训•发扬爱国精神】
(7)在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中,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到哪些经验教训?(说出两点即可)
学习和反思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一对车轮。 20世纪上半期短短50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至今还让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感到悲痛。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是两个最大的城邦……由于相互猜忌,不能友好相处,反而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被历史所淘汰。后人把修昔底德的这种总结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从世界范围来看,能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国家,法国和德国应该是个典范。法国和德国有很深的历史积怨……经过数百年你死我活的斗争之后,德国和法国人民都深刻地进行了反思,认为这样你死我活的对抗下去对双方都是个灾难。于是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1)历史上法德之间有很深的"积怨"。请举出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双方两败俱伤的战役。
(2)法德"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随着中国的发展强大,某些国家提出了"中国威胁论",这种言论不时出现在外国媒体上。如《金融时报》称:"如同1914年前不断崛起的德国与周边邻国发生对抗一样,如今正在崛起的中国也与多个邻国-特别是日本发生了争端。"
(3)近代历史上中日两国也有很深的"积怨",请写出其中日本发动的两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名称。
(4)法德两国成功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的关系影响着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你认为中日两国应如何正确面对过去的历史?
材料三: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5)这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早在1953年就已经提出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指的是什么?如今真正威胁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举出两例。
(6)当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战争留给了我们哪些反思,请谈谈你的看法。(至少说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