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山峰与桥梁①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C.②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③地
D.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
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
C.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
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

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6月和8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度
C.天气状况 D.地面反射率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圆表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刻北京时间是(   )

A.6月22日11时 B.12月22日11时
C.6月22日5时 D.12月21日5时

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赤道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B.四川地区的白昼开始变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早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
①地形起伏较大 ②岩石块颗粒大小均匀
③有充足的水分 ④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列地区中可能发育有石环的是(   )

A.撒哈拉沙漠 B.云贵高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亚马孙平原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某时刻海平面气压状况分布图,图中a、b、c分别代表各自所在等压线的气压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左图中a<b<c,则右图中能表示①处此后一段时间内气压变化特点的曲线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若左图中a>b>c,则此时岛屿甲和岛屿乙中的②③④⑤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

A.②与③ B.②与④ C.③与⑤ D.④与⑤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小
D.9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针叶林带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洋流俯视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影响途经乙地洋流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丙三地按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 可能是由于北坡(   )

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
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人均碳足迹(即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人·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人均碳足迹分布特点是(   )

A.北多,南少 B.西南多,东北少
C.东多,西少 D.沿海多,内地少

影响我国人均碳足迹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产业结构
C.技术水平 D.交通运输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下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
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 m  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 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
D.生物多样性增多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悉,某超市计划在某市开设分店。如图和表分别为该公司对该市的地租和交通状况调查的统计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该市各区域聚落的交通联系状况统计表。
说明:甲、乙、丙表示该市的三个区域,a、b、c、d为区域内的四个聚落。表中数据1表示两聚落间有交通干线相连,数据0表示不相连。
该城市商业区范围的半径约为(   )

A.1千米 B.1.2千米 C.1.7千米 D.2千米

甲、乙、丙三个区域交通网络发达程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丙>乙>甲 B.甲>乙>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

若只考虑交通通达度,则在甲区域开设分店的最优选址是(   )

A.聚落a B.聚落b C.聚落c D.聚落d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2分)2012年7月18日~22日,央视“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报道团队,向全世界播报了赛伦盖蒂大草原的百万角马向肯尼亚大迁徙的情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 非洲生态退化程度分布图及东非高原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降水分布图

(1)央视直播期间,内罗毕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                                    
(2)图中马拉河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              ;丙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是                       ; P区域水平自然带名称是             ,该自然带并不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3)说出图中角马大迁徙路线的大致方向,并简述理由。
(4)试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P区域生态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内流区,流域内资源环境独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青海湖流域2009年—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表(单位:%)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人工用地
未利用地
2009年
1.59
2.72
67.87
16.22
0.30
11.30
2010年
1.47
2.83
68.47
16.12
0.30
10.81
2011年
1.47
2.84
68.47
16.12
0.29
10.81
2009年—2011年变化率
-0.12
0.12
0.6
-0.1
-0.01
-0.49

材料三: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但青海湖区目前存在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1)青海湖属      (淡/咸)水湖,湖水损耗的主要自然途径是      ;流域内地势总体特征为                   
(2)祁连山是高原山地气候与             气候分界线;青藏高原日照强原因是      
(3)材料二显示,青海湖流域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耕地与林、草地比重变化,与当地实施了                    政策有关。
(4)简析青海湖鸟岛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的原因。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