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曾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并订立盟约指出:“诛不孝,无易树子(即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无以妾为妻。”这说明会盟者
A.积极传承孔子“动之以礼”的思想 |
B.反对嫡长子继承制 |
C.企图以诸侯霸主之位取代周天子 |
D.欲维护宗法制传统 |
“西域一体化”让西安、咸阳这两座直线仅为25公里的千年古都都走上了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之路。其实,自古以来这两座古城就相依相存、相互促进。下列出土文物与西安、咸阳这两座千年古都有关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表内容是中国古代一些行政机构、重要官职的设置及其评价,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行政机构或官职 |
评价 |
A |
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 |
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
B |
唐代设藩镇与节度使 |
“守内虚外”防止了地方割据 |
C |
宋代设参知政事和枢密使 |
分割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
D |
明代设内阁首辅大臣 |
实际上取代了以前丞相的职能 |
我国传统中医一直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原则。下列古代中医文献中,较早采用“阴阳五行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用“天人相应”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是
“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金银财物,收取一定的租金。商人需用时,凭帖(相当于支票)或信物提取……他们勾结富家子弟,从事赌博、盗窃等活动,在宋代屡有严禁。《武林旧事·游手》就把□□放在赌局、诈骗、盗窃等‘游手奸黠’一类中,官府常加取缔。”引文中“口口”应填写的是
A.邸店 | B.飞钱 | C.票号 | D.柜坊 |
徽学研究专家王廷元教授指出,由于商业经营是以信誉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所以徽商的义利观为他们在竞争中赢得市场提供了保证。“它对于封建性的徽州商帮的发展,确曾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然而对于徽州商人向近代商人演变,则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他评论的是徽商
A.成为封建伦理教化的推护者 |
B.“贾名儒行”、“官商互济”经营理念的后果 |
C.未将商业资本转为产业资本 |
D.“重义轻利”等经营理念模式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
下表内容选自近代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从中可判断其共同危害是
第一组 |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 |
第二组 |
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 |
第三组 |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阻碍了中过民族工业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工具
“他的宗教热忱与爱国情怀是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到来给太平天国后期较为沉闷的政局注人了新的观念和意识……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这段材料中的“他”应是
A.洪秀全 | B.陈玉成 |
C.洪仁玗 | D.李秀成 |
据史载:1873年,列强使节要求参加同治帝亲政典礼,并要求觐见时采川西礼“折要者三”,廷臣尤为反对。李鸿章熟悉洋务,主张“礼与时交通”,讨论和交涉的结果是清廷谕令照西礼执行.虽然事出无奈……皇带的威严却因此大打折扣。这主要说明当时
A.东西方风俗仍然存在一定的隔阂 |
B.西方列张主张与中国平等交往 |
C.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
D.“天朝上国”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
阅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三次发展高蜂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
B.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侵略 |
C.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
D.官僚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
毛泽东曾著文指出:“革命当局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必须迅速变更。这样,才于革命前途有所补益。因为日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史、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人坟墓。”该文章发表最早是在
A.五四运动期间 | B.国民革命期间 |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下图为20世纪四十年代著名漫画家张仃创作的一幅漫画。图中双眉紧皱、躺着的是中国儿童;一只从和服中伸出来的手,拿着一只笔插入儿童的脑袋里,笔的旁边写有“王道乐土”四字。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儿童沦为“东亚病夫”任由西方列强宰割
②“和服”是日本民族服装,此处预指日本侵略者
③“王道乐土”是日本侵略者的民族同化政策
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实行奴化教育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一辈子第一回》宣传了1953年的全国基层普选 |
B.这张选民证反映了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
C.新中国的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
D.图中选民证是依据1954年宪法统一印制发放的 |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非期间指出,“毛洋东、周恩来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的真情交往了然于胸……对当年非洲兄弟将中国‘抬进’联合国的往事,中国人民记忆犹新。”历史上,中非长期友好合作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②推动新中国正式加入不结盟运动
③有利于维护亚非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④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对华封锁包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某校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一位同学以“古希腊城邦与中国周王朝诸侯国比较”这一内容自制的一张学习卡片,其中不正确的有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他们都是成功的教育家,但在推行自己的政冶理想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报本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A.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
B.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理论化 |
C.体现出治国理念的落后 |
D.在各自的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
1517年,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引发了当时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应是
A.宗教虚伪 | B.灵魂自救 |
C.教会创世 | D.生命起源 |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到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作出这些规定是为了
A.确保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 |
B.排挤在国际贸易中的对手荷兰 |
C.保证本国商品的正常贸易 |
D.维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
雷·斯潘根贝格和戴安娜·莫泽合著的《科学的旅程》指出:“一个好的理论总要提出一些‘语言’,亦即能够被检验其有效性的事件……当新事实或新的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禁也最为有效的手段,这类批判性思维正是科学工件的关键要素。”下列各项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①伽利略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 ②从神创说到进化论
③从牛顿经典力学到普朗克量子假说 ④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解读下表内容,对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分析说明。正确的是
时间 |
事件 |
1825年 |
英国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
1840年前后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
1848年 |
《共产党宣言》发表 |
1871年 |
巴黎公社革命 |
A.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
B.经济危机爆发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落
C.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工业革命既增加了杜会财富又加剧了社会矛盾
美国国务院曾在一份《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报告中声称:“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由此可知,美国援助西欧
A.缓和了与苏联共产主义的对抗性 |
B.目的是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遏制苏联 |
C.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全面复苏 |
D.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 |
下图是出自美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的有关中、苏两国某一历史时期粮食产量比较图。下列对此图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两国农业呈现待续增长的趋势 |
B.“左”倾错误曾长期严重影响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
C.苏联的农业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 |
D.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反映了两国不同的经济改革思想 |
二战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 B.“福利国家”的普遍建立 |
C.科技进步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 D.“新经济”在美国的出现 |
“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反法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旅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沦适用于
A.法兰西多彩的浪漫主义绘画 |
B.拓展科技的“现代主义”艺术 |
C.穿透历史的“印象派”艺术 |
D.抒写自然风光的现实主义美术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政自登上人类社会的政治历史舞台以来,便一直承载着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美好的价值诉求与期盼……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苗连营《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材料二 追溯中国宪政史,往往要寻至清末立宪,但宪政思想的启蒙与渗透却比这要早……早期改良派知识精英认识到了民主政治对国家兴盛的意义,因而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立宪,明确提出了宪法问题,形成了一股宪政思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超越了“器”和“用”层面的局限,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变法维新主张,并极力将其转化为社会现实,从而开启了宪政运动的实践之门。……1908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并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1912年3月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昙花一现的《临时约法》与其后接二连三的立宪丑剧和骗局,使得近代中国宪政的命运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苗连营《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材料三 《共同纲领》是“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施政准则。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1954年宪法在“序言”部分写到:“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可以说,这一表述是对二者关系科学、合理的界定。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千差万别”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近代前期中国宪政道路曲折发展的历程。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比较《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不同点。(6分)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唐宋时期,海上丝路臻于极盛……唐代海上丝路的繁荣与广州的极盛,是与中国安定团结的统一局面的出现,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的……隋代开辟的沟通南北的的大运河成为唐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代又不断完善驿道设施,广州与长安相距数千里,快马3日可达,尤其是开元四年凿辟大庚岭道,把控粤赣咽喉的险峻山路,整治成浩浩落荡的坦途,使运河的南北大通道经赣江、北江而南伸至广州,大大缩短了丝绸之路的启发港广州与内地联系的路程。
—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臻于极盛”的原因。 (6分)
材料二
(2)报据材科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概况,并结合史实评述19世纪后世界贸易发展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12分)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家店”是一座千年老店,几千年来,各色人等都把他们自己的东西拿到店里来卖……后来的孔子是被统治者立的一个木偶,是为了用这个木偶“驯化”老百姓,让老百姓附从帝王统治的,这样的孔子当然越神秘越好。所以,“孔家店”开到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变质了……南宋时期。一个叫朱熹的人又开了一家分店,把老店的生意都抢了。
—胡文生《向西方学习:走进胡适》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关系的问题大豆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人……他们的最终目的已经不是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那样设定在国家和民族,而是定位于人的解放。他们不是民族主义者,不是栩庙堂之上的帮忙文人,在人与国家之间,他们更关心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和自由,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的保障。
—胡文生《向西方学习:走进胡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孔家店”在汉朝是如何“变质”的?指出朱熹所开“分店”的新特征。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