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
图A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MP为晨昏线。图B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题。
由图A中信息可知,( )
A.此时,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
B.此日,图示极圈昼长约为8h |
C.此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吹东南风 |
D.此时,M地太阳位于东北方位 |
N附近地区由于地处______(板块边界类型),所以易发生火山喷发;若N处火山喷发,图A所示时刻火山灰向__________方向飘散( )
A.生长边界,偏北 | B.生长边界,偏南 |
C.消亡边界,偏北 | D.消亡边界,偏南 |
有人认为火山灰大量悬浮在空中,会使全球气温降低;但也有人认为会减少地球表面热量的散失。图B中的数字与两种说法理由分别对应的是( )
A.④③ | B.③② |
C.②③ | D.③④ |
读“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区域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城市间距离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b间将缩小 ②a、b间将增大 ③c、d间将缩小 ④b、d间将增大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某些年份,e沿海地区海面温度异常升高,这一现象对我国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增多 |
B.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可能出现洪涝 |
C.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可能出现干旱 |
D.我国北方易出现暖冬 |
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是( )
A.自然土壤肥沃 | B.人均耕地面积大 |
C.商品率高 | D.水热条件优越 |
为保证该地区农业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C.改良土壤 | D.培育良种 |
图为某山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AB为空中索道,且沿索道上行方向为正南方向。读图回答下题。
若图中有一瀑布,则千百年前,瀑布的位置可能位于(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可能是( )
A.150米 | B.100米 |
C.80米 | D.50米 |
图是2014年国庆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拥堵“痛苦指数“最低的城市是( )
A.重庆 | B.西安 |
C.南京 | D.成都 |
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
①人口众多 ②交通通达度高 ③长期拥堵已成习惯 ④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读“我国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mm)”,回答下题。
从表中数据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最易发生( )
A.热岛效应 | B.地下水缺乏 |
C.内涝积水 | D.干岛效应 |
导致该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转化为地下径流降水量”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中心区( )
A.降水量少 | B.硬化地面增加 |
C.过度开采地下水 | D.水资源利用率低 |
下列措施对缓解两地 “转化为地下径流降水量” 的差异作用不大的是( )
A.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 B.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
C.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 D.限制城市建筑物的高度 |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是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图是我国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下题。
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纬度 |
C.夏季风 | D.海陆位置 |
关于我国林线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林线高度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B.我国林线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海南省 |
C.藏南林线海拔高与西南暖湿气流有关 |
D.西北林线比东北高主要是因为西北干旱 |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处,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处。读图A艾比湖流域示意图、图B艾比湖周边示意图,回答下题。
现今艾比湖湖水的补给和湖泊类型是( )
A.受b、j、k河直接补给,为淡水湖 |
B.受b、j、k河直接补给,为咸水湖 |
C.受b、j河直接补给,为淡水湖 |
D.受b、j河直接补给,为咸水湖 |
b、k两河河口三角洲位置自1966年至今的变化趋势是( )(注:前移、后退均针对河流流向而言)
A.b河、k河三角洲位置均前移 |
B.b河、k河三角洲位置均后退 |
C.b河三角洲位置前移、k河三角洲位置后退 |
D.b河三角洲位置后退、k河三角洲位置前移 |
艾比湖萎缩,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是( )
A.空气质量提高 | B.生态系统不稳定 |
C.湖水下渗,地下水增多 | D.含盐粉尘减少 |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对比( )
A.甲地冬季风力大于乙地 | B.甲地夏季风力大于乙地 |
C.甲乙两地夏季风力相等 | D.甲地夏季风力小于乙地 |
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已知乙地冬雨率高于甲地,主要是因为其( )
A.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 |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 |
C.受暖流时间长 | D.位于山地迎风坡 |
该区域冬雨率过高,则( )
A.年降水总量大 | B.冬季洪涝灾害严重 |
C.植被耐旱性较差 | D.气温年较差大 |
AB、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AB、EF相交于O点且平面垂直,O是它们的中点,P是EF上的最南点。读图,完成下题。
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则( )
A.F在O点正南方位 | B.B在O点正北方位 |
C.A在F点东北方位 | D.E在P点正南方位 |
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
A.A地昼短夜长、B地昼长夜短 |
B.E地和F地昼夜等长 |
C.E、F两地昼长均达到一年中最大 |
D.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 |
一年中,O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可达( )
A.0° | B.23°26′ |
C.46°52′ | D.90° |
(共18分)材料一:安徽省某山风景区(118°E, 31°N附近)是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境内海拔多在50米到450米之间,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同时又属国家凤丹原产地。每年,各色牡丹和石林组成壮观的花海石林,素有“名花似海,奇石如林”之称。
材料二:图为该山喀斯特地貌成因过程图(顺序已被打乱)
材料三:图为该山山麓地区气候资料图 (曲线表示气温,柱状图表示降水)
材料四:牡丹的生长条件——牡丹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充足的阳光对牡丹生长较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牡丹植株呈休眠状态。牡丹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经过1~10℃的低温处理2~3个月才可。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二判断,该山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______________。并结合材料二和三,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
(2)根据材料一和三,分析该山6—8月降水量变化特点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和四,分析该山牡丹花欣赏的最佳时间段为____月。并仅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否适合种植牡丹。
(共13分)读海南岛及其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地的干燥度等于该地的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试比较位于同纬度的东方与琼州两地的干燥度,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2)海南岛西部昌化江流域的滨海区域出现了热带沙漠带,这是我国唯一可以看到热带沙漠的地区。但回顾历史,该地曾林木茂密,是人类的宜居地。试分析该沙漠景观的成因。
(3)海南岛东部被称为“台风走廊”,试分析台风对其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