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八年级10月调研物理试卷
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猜想 | B.论证 | C.实验 | D.分析 |
如果用手按在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你将不再听到铃声。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 )
A.此时发出的是超声波 | B.车铃停止了振动 |
C.此时发出的是次声波 | D.车铃周围没有了传声介质 |
在医院、学校和城市某些路段,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
A.高考期间,考点附近工地停止施工 |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 D.上课时外面太吵,关闭教室的门窗 |
在中国好声音某期节目里面,几个歌手飚“高音”,这里的“高音”主要指声音的()
A.音调 | B.响度 | C.音色 | D.大小和强弱 |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A.使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 B.镇江冬季最低的室外温度 |
C.镇江夏季最高的室外温度 |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用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食物,冷却效果更好的是()
A.0℃的冰更好一些 | B.0℃的水更好一些 |
C.冰和水的冷却效果相同 | D.冷却不同的食物,效果不同 |
下列情景中,哪一个过程属于物态变化( )
A.一块铁放在火炉中烧红了 | B.一根铁丝被折弯了 |
C.食物腐败了 | D.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 |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
C.用模具将铁水铸成铁制工具 | D.秋天的清晨,浓雾在阳光下渐渐散去 |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 D.音调与声源振幅的关系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340米/秒 |
B.通常情况下,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340米/秒 |
C.飞机在空中飞行的速度有可能超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
D.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
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蒸发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的是 ( )
A.温度不同的等量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
B.温度相同的酒精等量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
C.温度相同的等量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
D.温度不同的不等量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
夏天扇扇子,身上就感到凉爽,这主要要因为 ( )
A.扇来的风加速了身上汗水的蒸发吸热 | B.扇来的风将身的热量吹走了 |
C.扇来的风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了 | D.扇来的风是凉的 |
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室内的水气留在眼镜上 |
B.眼镜上有灰尘 |
C.室内空气中的小水滴遇到冷的镜片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眼镜片上 |
D.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
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酒精的大试管B,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沸腾,此时试管B内的酒精将(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 )
A.能到78℃,能沸腾 | B.能到78℃,不能沸腾 |
C.不能到78℃,不能沸腾 | D.不能到78℃,能沸腾 |
我们平时说某个声音“刺耳”,这说明说话声音 ;说某个声音很“震耳欲聋”,这说明声音 。
当调节收音机使它的音量增大时,发现扬声器的纸盘的振动幅度也加大,这表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 有关.当不改变收音机的音量,逐渐远离收音机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低,这又表明声音的响度还跟 有关。
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5s内振动了60次,则它发出声音的频率是 Hz,人类 (能/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小刚的爸爸在修理厨房时有敲击声,为了使小刚少受干扰,小刚的爸爸采取了三种方法:第一,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把房间、厨房的门窗关严,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第三,嘱咐小刚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火箭发射时会产生高温火焰,若直接喷射到发射台,发射台会 成液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在发射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射到水池中,利用水的 吸热保护发射台(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白气”是______,这是由于 (空气中/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且在患者的身上擦抹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⑴ ;⑵ 。
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使气体液化还可以 。
做手术时把氯化烷(沸点:31.1摄氏度)滴到人体内某局部(36℃左右)时,氯化烷会 ,并 人体局部大量的热,使局部“冻结”,起到麻醉作用。
中央电视台有一系列热播饮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展示炸油条、煎蘑菇用菜油;煮玉米、饺子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在烹饪时如果不小心被100℃的水或100℃的水蒸气烫伤,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被100℃的 (水/水蒸气)烫伤会更加严重。
为了舞台效果,有时会向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营造“仙境”,其原理是
干冰 时 热量,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
如下表,为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其中____ 的沸点最低。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____。
物质 |
液态氧 |
液态氮 |
二氧化碳 |
沸点/℃ |
-180 |
-196 |
-78.5 |
如下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 ,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如下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叫做“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 中传播,也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甲 (能/不能)成功。实验乙 成功,这是因为 。在这个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 。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小明由此提出问题: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的猜想是:
猜想一: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选择了甲、乙两种晶体进行实验,记录加热时间表示其吸收热量的多少,其探究过程如下:
(1)取一定质量的晶体甲,用如左图所示的装置加热,得到了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晶体甲熔化过程大约持续的时间t1=____min;
(2)取___________,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加热,记下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t2;
(3) 比较t1和t2,若t1和t2不等,则说明猜想一是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甲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 的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这种物理方法为: 。
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水温/℃ |
…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⑴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 ;
⑵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上图中的 (a/b)图,图中气泡内的气体是 (水蒸气\空气);
(3)本次实验水的沸点为 ,可能是因为实验时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
(4)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5)实验中烧杯下石棉网的作用是 ,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细心的小华发现水并未立即停止沸腾,这是因为 ;
(6)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