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老师如何上好每节常态课?

更新 2023-10-20

20万套资源免费下,500万道试题任意组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顾名思义,“常态课”是指在正常状态、自然状态下的平常课,也就是教师们天天上的课、学生们天天听的课。
与常态课相对的课,是指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示范课等。
常态课一般除了上课的教师和听课的学生外,没有专家、领导、其他教师等观众,在常态课上,师生的表现都是真实的,没有必要“作秀”与表演。
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
第一,为什么强调“每节常态课”?
常态课对每个学生都至关重要。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常态课,常态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主要靠常态课。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感受、对于师生关系的感受、对于学习生活的体验,主要来自常态课。
常态课是学生的“家常菜”,不是偶尔吃一次的“大龙虾”。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是靠公开课、展示课等“大龙虾”课型,而是靠常态课。常态课是大量的、日常的,在很多人的眼中,没有公开课、展示课那样高大上,地位很卑微很平常甚至很平淡,但是往往“平平淡淡才是真”。
常态课对每个教师都至关重要。
上常态课是教师的主业,上好常态课是教师的天职。常态课是教师们教书育人的主战场、贡献社会的真舞台。
上好每节常态课,是个“良心活”,因为常态课上没有监督者和观众,学校也没有可能对于每一节常态课予以监控与评价,所以常态课上得好不好、上课时投入多少才学与情感,全凭教师个人的自觉自愿。
常态课最能体现与考验教师的真情实感、真才实学,最能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上好每节常态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需要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不是某些赛课的“一招鲜”就能应对的。常态课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与熔炉,真正的教学相长发生在常态课上,学生的成长靠常态课,教师亦然,而且是师生共同成长。
话剧演员有个座右铭叫“戏比天大”,教师们也可以有一个类似的座右铭叫“课比天大”,此处的课是师生天天都要上的“常态课”。上好每节常态课,是教师最大的光荣。
2
第二,怎么样才叫“上好”常态课?
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已经有很多很多的研究与说法,这些说法大抵都对,但是对于常态课而言,可能要求得过多过高。
作为“家常菜”的常态课毕竟不是成本高昂、制作精美、表演性强、显示度高、类似“满汉全席”的公开课与展示课,常态课的根本特征是常态,教师上课要有平常心,课堂教学要自然不做作。
常态课是教师们都要上的,好的常态课的标准也应该是每个教师都能达到的,这些标准应该是朴素的、简洁的。在此,我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教师有明确与正确的培养目标。任何课不论是常态课还是非常态课,都是手段,都是为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人”服务的。常态课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盲目的;同时只有明确的目标还不够,还要“正确”,只教“知识点”甚至“考点”、只强调机械记忆的常态课是应试导向的,肯定是片面的和错误的。
教师要从“育人”的角度上好每节常态课,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培育,比如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聪明的脑)而不是重点关注记忆能力,更加关注合作能力(温暖的心)而不是仅仅关注考试成绩。如果教师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那么,他在课堂上与学生说话的语气、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内容都会有所不同。
(2)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我们要想让学生有一个温暖的心,教师首先要有。教师与学生说话要和气,不伤害学生的情感。课堂上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饱含善意对待每个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这本身就是教师在行“不言之教”,就是在真正培养人。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法对于学生的深刻影响,在育人方面尤其在学生品德养成方面,教法比教材更重要,因为教法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有潜移默化且极其深刻的影响。
(3)教师为每个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知识并不只和智育有关,还内含道德、审美等内容,学生的能力发展、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都是以知识为前提和条件的。传递知识是学校存在的基本理由,我们永远都不要轻视知识。
基础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教师如果没有把基础知识给学生夯实,就是对于学生未来一生发展的不负责任。不论创新能力多么重要,教师们也要把基础知识“教明白”,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
3
第三,上好每节常态课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保障”?
上好每节常态课,可能需要很多的外部条件保障,此处仅关注两点,即教师评价与教师培训。
先看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指挥棒,需要向“常态课”倾斜。

当前,各级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学骨干等“名师”称号评选,以及评优评先评职称,往往把上过公开课、展示课以及赛课并获奖作为必要条件,使得公开课、展示课等显得高大上并身价倍增,蕴含巨大利益,同时使得常态课地位一再降低。这是一种错误的导向,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去扭转。
能把常态课上明白的“明师”,比获得许多名誉称号的名气很大的“名师”,更为重要。相关部门和学校需要改进评价标准,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鼓励和激励教师努力研究并踏踏实实上好常态课。
再看教师培训。广义的教师培训包括教研活动,因为研训是一体的,教研活动也是教师的培训活动。
区域层面与学校层面的培训、教研活动,都应该把教师上常态课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名师培养与评选制度,在某些地区出现异化现象,变得脱离学校实际,与常态课渐行渐远,不接地气。
某些学校为了培养几个名师,不惜血本,耗费大量资源,到处赛课,甚至严重影响学校常态课的教学秩序,真是“一课成名百课枯”。名师评选制度、教师教研与培训等都需要进一步改进。我们要坚决反对目前存在的“唯帽子”倾向。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想起了一部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不知为什么,这种联想挥之不去、无法摆脱。在小说中,知更鸟是一种最早报晓的鸟儿,又是最后唱小夜曲的鸟儿,除了专心歌唱,不做任何坏事,但却遭到一些人的无端残害。知更鸟象征着善良无辜的人,当杀死知更鸟的时候,就好像在杀死善良无辜的人。
上好每节常态课,肯定是幸事是好事。但是,教师如果上不好常态课,如果把常态课上得很差,在课堂上羞辱学生,扼杀学生的求知欲与人格尊严,甚至使得学生痛苦绝望乃至走向极端,那么这和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什么区别呢?
上好每节常态课,意味着关注“普通学校的普通教师的普通教学和普通课堂里的普通学生”,意味着真正的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回归常态课堂,是正路,是王道。
来源 | 中小学管理
随手点个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