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好的教育=尺度+温度

更新 2022-12-20

20万套资源免费下,500万道试题任意组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芸芸众生,人各一面。

三百多年前,哲学家莱布尼茨站在普鲁士王宫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教育中遇到的学生各种各样,每一个个体迥异,都有其独特性,举世无双。而教育的本质是成就,这个成就的载体是我们老师的手中的那把“尺子”。

 

1

用“因材施能”的尺子

“发挥”孩子特长点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各方面的能力是不同的,一个学生喜欢劳动不喜欢学习,我们不能说他是无用之人;一个学生乐于助人,学习成绩一般,我们不能说他是不合格的;一个学生画画很有天赋,但数学方面很迟钝,我们不能说他没有希望;一个学生成绩突出,但是偷懒耍滑不喜欢劳动,或者高傲自满不团结同学,我们也不能说他是优秀的。多一把“尺子”,才能多发现一批好孩子。

在我们的班级,应该有很多具有特长的孩子可以挖掘,比如说美术好的,可以担任美丽班级的“设计师”;点子多的,可以成为班级活动“策划师”;善于交往的,可以成为班级喜事“播报师”;内敛低调的,可以担任课堂表现的“统计师”。

一个不完美“另类孩子”的特殊癖好,教育者如何调整自我心态,正视其不同,用“因材施能”的尺子去丈量他,顺势挖掘,去成就他呢?

曾经我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他的名字叫小雷。在同学看来,小雷是个怪异的人,长得很白净,却总是玩一些跟“脏东西”有关的事儿,一下课就去“乱玩”,翻开草坪找蚯蚓,摘来树叶养毛毛虫,抽屉塞满了五花八门的“脏东西”。

一次,一个同学想向小雷借笔,打开了他的铅笔盒,结果被飞出的一群苍蝇;另一次,同学伸手搂住他的脖子抱着他,发现他肚子里有软乎乎的东西,原来是一只青蛙。之后,同学们再也不敢去“打扰他”。

一次班级卫生打扫,大家把小雷放在桌子底下的“脏东西”统统丢进垃圾桶,倒进垃圾屋里。小雷发现后竟然发疯般地冲到垃圾屋,用双手翻开各种垃圾。

原来,他抓了一只怀孕的母螳螂,结果被丢了。他有点激动,说那是两条生命,并解释道:“母螳螂的肚子有六个节片,公螳螂有八个,母螳螂吃了公螳螂,才有了小螳螂。”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具有独特才能的孩子,他的个性才能是需要教育者去正视、去发现的,更需要精心培育。我赶紧联系了负责科学实验的小王老师,并把小雷进行个性化的介绍,在深得王老师认可后,小雷正式加入学校“未来实验室”。

一段时间后,他成为了“研究员”,那些“脏东西”竟然可以移入“未来实验室”专柜,据王老师反映,他正在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科学观察日记

这个故事印证了这句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完美世界,关键是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去挖掘。教育,呼唤个性化培育。用好“因材施能”的这把“尺子”,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处,我们有理由相信,像小雷这样孩子,只要充分信任,不断给予他们良好信念,鼓励不断在实践过程中去努力、创造,让其得到充分的个性化发展,他的未来将无可限量。

 

2

用“弱项优学”的尺子

“激活”孩子进步点

 

教育管理中,也会遇到非常弱,又让我们觉得“无可奈何”的学生,这时,需要我们用好“弱项优学”这把“尺子”。

坤,一个被同学认为“什么都不行的”孩子,之前他在班级担任很多职务,可是什么都没有做好,“浇花——花枯了”“养鱼——鱼死了”“管理书架——书丢了”“管理值日——扣分了”甚至“拿东西——也错了”,他的自我评价非常低,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于是我开始观察,发现他做不好的一些原因:担任“绿色管理员”时,会每个课间给花浇水;担任“生物管理员”时,兜里放着一大包金鱼饲料,每个课间偷偷放一点到鱼缸里;担任“图书管理员”时,总是一句大大咧咧地“你拿去吧”,结果没有记住谁借走;担任“劳动委员员”时,总嫌弃别人值日太磨蹭自己全身心地干起来。

看到他积极投入却毫无收获的无奈样子,我跟他商量,让他担任“安全管理员”,他把这件事做到极致,下课催同学们离开教室,以便于他关灯锁门;同学到教室拿东西向他借教室钥匙,他怕同学弄丢,凡事都亲自到教室;同学因故迟点离开教室,他总会在一旁等候,以能自己亲自锁门。

最令人感动的是,一次他发烧了,一大早先来教室开门再到医院就诊的事情让同学们感动不已,一致推选他为班级“感动人物”。而后来,在下一次分小组的时候,大家都纷纷把他纳入到自己名单。

教育,就在于善于发现,相信孩子一定能够成功。在这个过过程中,用好“弱项优学”的尺子,“激活”孩子进步点和亮点,启迪他们在付出贡献的过程中,去实现他们的价值,去获得认可,去收获自我成长。

 

3

用表扬与批评的尺子

“看见”孩子的成长点

 

在我们学校,遇到孩子表扬的事情,我总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如果说遇到孩子要批评的事情,我常常把西瓜说成芝麻。

我们学校有位同学,我在这里姑且称他为闫同学,他今年小学四年级。在他二年级的时候,我就认识他,因为他能将《出师表》全文背诵;他在二年级就已经读了不少历史书籍,他跟老师们讲起历史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也是一个常常违反规则的同学,成为了德育处、乃至校长室的常客,到我的办公室不紧张,到德育处似乎也很淡然。怎么办?

我们后来发现,这位同学,他之所以违反规则和纪律,是因为他想求得关注。于是,我们的数学课堂开展了“小先生”制:三年级所学的语文、数学他都会,我让他走班来当“老师”,给三年级各个班的同学上课。

上着上着,这样的“小先生”制,结果成了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小策略。闫同学也因此很少走进德育部门和我的办公室了。

我们的升旗台也常常是鼓掌声、欢呼声、喝彩声一片。在这个台子上,我们搭起了对孩子大声表扬的舞台。

曾国藩曾经说过: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公庭就是大庭广众,私室就是私人空间。也就是说,表扬我们要大声一点,让更多的人知道;批评应该小声点,应该让更少的人知道。

那么,我们在学校是不是应该给每一个孩子一间属于他的私室呢?这里的“私室”不仅是空间的概念,我觉得应该把它转成教育的表达,这里的私室应该是宽容、容错,学校应该是一个让孩子犯错误的地方,一个孩子如果不犯错误了,还叫孩子吗?

教育,本是一位不完美的人,带领一群不完美的学生,奔赴完美的一个旅程。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用“多一把尺子”的方式,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优势,培养其个性品质,升华其个性意志,在培育其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其鲜明的个性成长,成就最好的自己,让我们的身边多一群好孩子。

来源丨校长派

随手点个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