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任何领域,一旦失去了理性思考和问题反思的意识,习惯于“被灌输”“被牵引”“被理性”,就会造成“睁眼瞎”“灯下黑”。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只有真切地洞悉了“教育教学的本质”,才会明白“为何出发”;只有深切地理解了“教育与人的关系”,才会知道“去向何方”;只有确切地把握了“课堂教学内涵”,才会懂得“如何到达”。
因为我们没有洞悉,没有理解,没有把握,以至于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被折腾得不轻,存在诸多难以忽略的拷问、无法回避的反思和必须进行的追问。面临的诸多问题,不仅在于能不能被发掘,还在于能不能被回答,更在于能不能被解决。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要为人、为发展的人、社会的人、完整的人提供必备的基本素养。不同的教育,其教育教学理念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立足点不同,着眼点不同,方式方法不同,对人的培养效果就大相径庭。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不乏先进的理论,缺的是内化与践行,反思与提升。
当下,我们努力地走了很久,却忘记为何出发。教育教学改革,我们面临三大无法回避的拷问。
其实,这是在拷问教育的本质和本真。
什么是教育?这需要回归原点进行最基本的拷问。关于此,虽然论述纷呈,但主旨趋同:教育是精神的熏染和扎根,是引领学生身心成长的多边活动;是在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的前提下,引领孩子们努力发现各自生命的价值与潜能,让其充分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尊严,丰厚精神世界的过程;是引领学生积淀核心素养,做个有人性的人、有信仰的人,做个身心两健、体魄两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的修为过程。
教育当具有三重境界:
教育当然要为人的就业与生活谋利益,使人拥有一技之长,获取物质财富,解决一日三餐、养家糊口的物质需要,甚至发家致富,满足人最基本最底层的需要,这是教育“生存境界”;
教育还要唤醒“人的尊严与价值”,培养真实个性与独立人格,既能利己,也能利人,有滋有味有情有义地生活,能在庸俗功利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认识与不泯的人性,这是教育的“生活境界”;
教育的原点是爱,是厚德载物,是把人性深处最真、最美、最善的因素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拥有洞察世事的超然悟性,无论出于何种境地,都能使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使人趋向于最本质的真、最真实的善和最纯粹的美,活出“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教育的“生命境界”。
古今中外无数贤哲,都对教育教学的取向进行过理性、深刻的思辨,核心要义是:智育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然而,我们正在做,而且不遗余力地持续做:把教学等同于教育,把成绩看成成长,把分数当作素养。我们正在做的事是否有悖教育理性?那么,请思考:教育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能力、品格?教育是为谁在培养人——学校、家长、社会?教育的着眼点在哪里——昨天、今天、明天?
尼古拉•布尔巴基说:“只要一个人受奴役,所有人都不自由。”我们可以说:“只要一个人心灵受创伤,所有人都得受伤害。”因为教育的后果会传递、传承、传播、传染。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群结队成了气候,创新创造就成了传说,责任担当就成了哑巴,社会性的互害既在预料之中,又无法躲避。
教育可以不轻松,但绝不是痛苦!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鲜活的、灵动的、湿润的、多彩的。穿衣吃饭是教育,登高望远也是教育;草长莺飞是教育,春花秋月也是教育;诗词歌赋是教育,知识技能也是教育。
最不能容忍和宽恕的是“为分数排名和升学竞争而忽视人的教育”。尽管知识技能的传授不可缺少,但真正的教育并非是“成才教育”,而是“成人教育”;真正的教育必须超越于此,始于知识、基于能力、终于品格,要上升到培育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心灵的高度,才趋近于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传承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统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互联网信息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当下,“知识核心时代”已逐渐走向“核心素养时代”。从教育的根本上讲,这不是创新与超越,而是觉醒与回归。知识永远属于过去,素养则属于未来。核心素养是素养系统中具有基础性的成分,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人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因、种子和树根。学校的任务绝不仅是“灌输”知识,而是给未来发展提供诸如质疑批判、表达沟通、信息处理、自我管理、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等核心素养。
教育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受教育者的生存环境,但可以改变其思维方式、认知理念和生活态度。人生其实是一场较量,一场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较量。真正的教育使学生能认知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敬畏生命,提升生命的品质;使学生认知生存,适应生存,提高生存能力,创造生存条件;使学生认知生活,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所以,必须让教育回归原点——关注生命,发展个体;让教育回归人——关注心灵,涵养人文;让教育回归生活——关注现实,经历体验;让教育展望未来——关注自我,提升能力。
这是思考教育的目的与归宿。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内在灵魂,决定着教育的方向与智慧。不同时代、不同阶段提出的不同教育理念,达成不同的教育任务,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才是正确的?这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来思考教育的价值取向,需要高瞻教育的目的来审视教育行为,需要内省教育的文化基因来反思教育的革新。原点精准而清晰,目的正确而高远,基因传承丰盈才有正确的行动和预期的结果。而教育目的不清晰不正确,就会偏离正道,就会选择错误的方法和手段而导致教育的低效、失败,甚至贻害无穷。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怀特海所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的序言中说道:“思考教育的目的,事关我们下一代的成功与失败,他们将如何塑造我们这个世界。这绝不是小事。”无论何时何地,讨论教育,都不能偏离“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个主旨。
正如怀特海所说:“今天,我们尚能维持着现在的地位;明天,科学将会更进一步,那时,当命运之神对未受良好教育的人进行裁决时,将不会有人为他们提出上诉。”所以,教育,需要不断地回过头去审视其目的。现象在外,本质在内;政策在上,对策在下;分数在左,教育在右。所有的教学改革都是在追求高效,高效课堂的建构也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止,却极少踏上正途。因为我们所标榜的,正是我们所唾弃的;我们所呐喊的,正是我们所鄙薄的。许多时候,我们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对于教育,我们叶公好龙,南辕北辙。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该始终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也指出:“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学校‘扼杀’潜在的杰出人才的问题。”“中国教育的问题,决不仅仅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更严重的是造就了不少没有人格底线的人。”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应试教育要做题,应景教育要作秀,应付教育还要作假。那么我们是什么教育?这样的教育究竟能把学生带到哪儿去?
毋庸讳言,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应试、应景、应付”三者兼而有之,虚浮急躁有余,内省坚守不足;我们的课堂离真正的高效课堂天壤之别,管制灌输有余,激励解放不足;我们的教师素养离“人师”还有极大的差距,教书授业有余,传道育人不足。不言而喻,我们的教育把受教育者引向了何方!偏离教育教学原点、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无视教育教学常识,弱化文化基因,立竿见影和急功近利的“操作”败坏教育生态。
古今中外,关于教育有经典著作可读,有厚重的学问可学,有普世的经验可借鉴。我们非但弃之不用,更热衷于形式和花样上做文章。特别是在吸纳外来教育理论、课程设置、教育评价方面,务必坚持守正创新。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教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秀而深厚的民族文化是走向世界的根基;作为文化开放包容的教育,世界的就是民族的,世界眼光才是本土情怀的远方。
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高效课堂的建构出现了“理论过剩”“模式过杂”“方法过多”的现象,出现了诸多偏离教育教学原点,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无视教育教学常识的“假、大、空”现象,出现了急躁、浮躁、狂躁的极端功利化的现象,出现了崇尚现代网络资源和技术操作的现象。高效课堂正不断滑向危险的“升学崇拜”“模式崇拜”“技术崇拜”的扭曲竞争之中,课堂内涵流失,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很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拷问教育实现的途径和通道。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关注课堂教学问题,研讨课堂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不能脱离教育的原点、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与熏染,教学的本质是互动与交流,学习的本质是质疑与探究,过程的本质是体验与感悟,知识的本质是习得与运用。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素质能力养成的过程,不是一个选拔、选优的过程。对课堂的理解是多元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审视课堂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课堂的教育地位、功能、性质的角度来讲,课堂是知识授受与增值的场所和阵地,是师生心灵交流与思想交融的平台,更是师生身心交流互动与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但课改若干年,课堂的主流没变,课堂教学仍是完成认知性任务的过程,是执行教学设计的过程,是以考分评价课堂教学成效的过程。课堂的现状更多的是压制灌输,甄别选拔,包办代替,分数至上,人文忽略。尊重与理解、体验与感悟、未来与远方,仅是一个概念,已经被深度剥夺和损伤。课堂应当是当下教学与未来教育的统一体。
真正的课堂是建立在“知识课堂”之上的“生本课堂”“能力课堂”“素养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丰富的、民主的、人文的、合作的、探究的、交流的、体验的。一是从主体论角度,应当尊重生命体自我经历、自我体验、自我发展;二是从过程论角度,应当动态开放,全方位开发整合利用教育资源;三是从关系论角度,应当师生关系和谐共生,人文互动。
对每个学生而言,课堂都是其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课堂教学的实质应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彰显的生活过程,既非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非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更非生命被压制、被监管、被雕刻的过程。易中天就曾经批评: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善良,没有人去想。
其实,生命个体的成长,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和教师只能帮助学生成长,而不是代替学生生长。教育不是生意场,不能靠分数“论斤吆喝”;也不是斗兽场,不能以成绩“打斗甄别”。教育过程过早过多地引入“丛林法则”,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下功利、世俗、地位、名望、等级、差别、优劣、仇恨的种子,生不出宽容、和谐、尊重、理解、忍让、向上、求真、尚美的品德。
其实,在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上,一直存在两大分野:知识技术与人文品格。知识技术能帮助人理性地认识自然,让物质家园富裕;人文品格能引导人和谐地融入社会,让人的精神家园丰厚。分数与升学,只是关乎生命个体的物质命运,核心素养却关乎生命个体的精神命运和国家民族的未来。优质的教育,应当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而非对立割裂。教育,要为人生指引方向,为生存培养技能,为灵魂培育沃土,为国家培养人才。学情是课堂的基点,问题是教学的起点。立足学情,问题驱动,才能避免学习被灌输、被压制、被扭曲。从教时间越长,越觉得教育细节性问题庞杂,不敢轻言“懂教育”;送走的学生会越多,越觉得人生不可重来,不敢奢言“会教书”;耳濡目染的教育悲剧越惊心,越觉得生命不可辜负,不敢妄言“做老师”。
现实的教育追求和学校的教学操作割裂了高效课堂的完整性,肢解了高效课堂的真实内涵。表现为:
只要应试的知识与能力,不要过程的体验与感悟——典型表现为灌输与压制;
只要应试的效果与效率,不要健康与幸福——典型表现为题海与补课;
只要考点的机械记忆,不要思维的拓展与提升——典型表现为反复与强化;
只要当前与眼下,不要远方和未来——典型表现为只知有试题,不知有生活。
为什么孩子们感觉到学校生活最苦、教学活动最累、教师说教最无趣?因为他们的生命不在教学现场,课堂上学生被过度的灌输、管制和包办替代,所学的东西没有经历与体验,没有交流与感悟,课堂教学与生活、与社会、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分数升学被极度追捧,关乎灵魂的人文素养被远远地忽视抛却,造成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功利的教育、焦虑的家长、空心的学生。
是故,高效课堂的“突围与重构”,主旨是走出虚妄和浮躁,回归本真和实效;不是颠覆性批判,而是建设性反思;不是感性的语言堆砌,而是理性的策略探寻;不是空洞理论的泛泛而谈,而是实践智慧的实效性细节;不是一家之言的偏狭自说,而是汲取名师典范的深度反思。
简言之,就是着眼于教育抓教学,立足于素养抓课堂;就是立足教育原点,遵循教育规律,本着教育的本质,在生态视野中从高效教学的细节性问题切入,探寻高效教学实施的正确途径与有效策略。
真正的教育究竟是什么?真切的教育为了什么?真实的教育怎么做?怎样的课堂才能切合真教育的正途?——这是无法回避的教育哲学问题,正如思考“活着与死去”“生存与毁灭”一般!
教育、科技、人才是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的支撑,教育更是是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关乎“生命生长”的学问。教育教学改革,不可盲目、虚夸和浮躁。卢梭说:“我们同情儿童的命运,然而应该同情的却是我们的命运。我们更大的灾祸全是我们咎由自取的。”
因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时代性,在教育问题上,我们永远是个孩童,所有的认知永远只拘于冰山一角,我们必须敬畏且谨慎。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往往是教育教学常识和常识背后的寻常规律。当下教育教学领域之所以怪相乱象层出不穷,就在于有人对教育教学既缺乏敬畏之心,又缺乏俯下身、沉下心的求实态度,更缺乏抬望眼、静而思的高远情怀,导致诸多急功近利、胡言乱语和虚假狂躁的乱象。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
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始终拥有初学者的心态,立足于教育的本真,根植于“人的培养”,着眼于“核心素养”,放下傲慢和偏见,放下己见和成见,放下抱怨和懒惰,从“问题与假象”着眼,从教学的“要素和细节”切 入,勤学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才能探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遵循教育教学常识,不虚饰、不浮夸、不折腾的方法和策略。
来源 | 校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