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三化学模拟卷【新课标I卷】6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 土作水果保鲜剂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
B |
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
Si0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 |
C |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 |
D |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
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的热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066
【改编】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铈(Ce)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
B.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 + 4H+= Ce4++ 2H2↑ |
C.Ce4+与Fe2+ 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
D.四种稳定的核素,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678
【改编】N2O42NO2,某温度下相互转化时的量变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v(N2O4)=0.2mol/(L•min) |
B.a点时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C.t1~t2时间内反应v正(乙)<v逆(甲) |
D.反应进行到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694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W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
B.元素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
C.元素W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Z)>r(Y)>r (W)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6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aHCO3溶液加水稀释,c(Na+)/ c(HCO3-)的比值保持增大
②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2c(Na+)=3[c(CO)+c(HCO)]
③在0.1 mol·L-1氨水中滴加0.lmol·L-1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l0-amol·L-1
④已知:Ksp(AgCl)=1.8xl0-10, Ksp(A92Cr2O4)=2.0×l0-12,则Ag2CrO4的溶解度小于AgCl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399
【原创】某电化学装置工作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X为O2 |
B.c电极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H+ |
C.一段时间后A处PH降低 |
D.当有0.4mol电子转移时,在b极上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267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 验 操 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
均有固体析出 |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
B |
将一定量的NaNO3和KCl混合液加热浓缩至有固体析出,过滤 |
得到白色晶体 |
白色晶体为KNO3 |
C |
向某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 |
得红褐色沉淀 |
原FeCl2已氧化变质 |
D |
向浓度均为0.1 mol/L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
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 > Ksp(AgI)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774
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为“海波”。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易分解。工业上常用亚硫酸钠法、硫化碱法等制备。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下图:实验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开启分液漏斗,使硫酸慢慢滴下,适当调节螺旋夹,使反应产生的SO2气体较均匀地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开启电磁搅拌器搅动。
②至析出的硫不再消失,控制溶液的pH接近7时,停止通入SO2气体。
③抽滤所得的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水浴加热浓缩,直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④冷却结晶、抽滤、洗涤。
⑤将晶体放入烘箱中,在40~45℃左右干燥50~60min,称量。
请回答以下问题:
(l)仪器a的名称是 ;
(2)步骤②中若控制pH值小于7,则产率会下降,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3)步骤③中不能将溶液蒸发至干的原因是 ;晶膜通常在溶液表面出现的原因是 。
(4)步骤④中洗涤硫代硫酸钠晶体所用试剂的结构式是 。
(5)为检验制得的产品的纯度,该实验小组称取5,0克的产品配制成25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在锥形瓶中加入25mL 0.0lmol·L-1 KIO3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5I-+IO3-+6H+=3I2+3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2I-+S4O,当蓝色褪去H半分钟不变色时到达滴定终点。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1 |
2 |
3 |
Na2S2O3溶液体积(mL) |
19.98 |
20.02 |
21.18 |
则该产品的纯度是____ ,间接碘量法滴定过程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___ 。
A.滴定管末用Na2S2O3溶液润洗
B.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C.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
D.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发现气泡
- 题型:30
- 难度:困难
- 人气:1717
固体A可用于工业上生产硫酸,各物质间转化如下图。其中C为红棕色粉末,D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
请回答:
(1)F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2)若测得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5:8,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将D通入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lmol/L的G和H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5)有人用电解某饱和溶液的方法同时制备G的浓溶液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如图所示。则:
①a端为电源的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N口收集的物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Q口收集的为_________浓溶液。
③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④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6)检验H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困难
- 人气:407
【改编】研究人员研制利用低品位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吸收硫酸厂的尾气SO2,制备硫酸锰的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Ca2+、Pb2+等其他金属离子。PbO2的氧化性大于MnO2。PbSO4是一种微溶物质。有关金属离子的半径、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阳离子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效果见下图。
离子 |
离子半径(pm) |
开始沉淀时的pH |
完全沉淀时的pH |
Fe2+ |
74 |
7.6 |
9.7 |
Fe3+ |
64 |
2.7 |
3.7 |
Al3+ |
50 |
3.8 |
4.7 |
Mn2+ |
80 |
8.3 |
9.8 |
Pb2+ |
121 |
8.0 |
8.8 |
Ca2+ |
99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出过程中生成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氧化的目的为: 。
(3)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 ,用于调节pH值,应调节pH的范围为 ,除去的主要离子为: ,吸附步骤除去的主要离子为 。
(4)CaSO4是一种微溶物质,已知Ksp(CaSO4)=9.10×10—6。现将c mol·L—1CaCl2溶液与2.00×10—2mol·L—1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的变化),则生成沉淀时,c的最小值是 。
- 题型:30
- 难度:困难
- 人气:1311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可燃冰”是蕴藏于海底的一种潜在能源。它由盛有甲烷、氮气、氧气、硫化氢等分子的水分子笼构成。
(1)水分子间通过 相互结合构成水分子笼。N、O、S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2)从海底取得的“多金属结核”样本,样本中含铁、锰等多种金属。
①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②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下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3)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 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基态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②胆矾中含有的粒子间作用力是 (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f.非极性键
③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KCN,生成配合物[Cu(CN)4]2-,指出1molCN-中p键的数目为 。胆矾受热分解得到铜的某种氧化物,其晶胞结构如上图所示,则氧的配位数是 。
- 题型:2
- 难度:困难
- 人气:1571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α,β不饱和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反应①是合成α,β不饱和化合物的常见的方法。
反应①: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1mol化合物Ⅰ最多能与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属于加成反应 |
B.化合物Ⅰ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
C.化合物Ⅰ能与NaHCO3反应 |
D.化合物Ⅲ与Br2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
(3)化合物Ⅳ可以通过化合物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得到;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必要的条件) ,化合物Ⅴ是化合物Ⅳ的同分异构体,也是具有两个六元环的酯。化合物Ⅴ的结构简式为 。
(4)也能与化合物Ⅱ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除CH3COOH外,另一种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在工业上化合物Ⅱ可以通过CH3CHO制备,请仅以乙烯为有机物原料两步合成CH3CHO,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注明必要的条件)① ;② 。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