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2021-09-10
  • 题量:18
  • 年级:高三
  • 类型:高考冲刺
  • 浏览:109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历史试卷

1、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新颖的,最适合于时势的。……但法家之学,亦有落伍之处。……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这里的“落伍之处”是指(  )

A.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 B.维护专制君权而弱化了礼仪制度
C.强化中央集权而削弱了地方权力 D.注重严刑酷法而淡化了道德教化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08
2、

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户口检查。“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并奖励人民互相举发,凡亲属自“大功以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其目的是(  )

A.扩大统治基础 B.杜绝人口瞒报的现象
C.抑制土地兼并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人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69
3、

唐朝前期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当时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行的政府诏令,既须皇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由此可知(  )

A.皇帝与宰相的权力都受到了限制 B.政事堂会议形成了民主政治的雏形
C.朝议制度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 D.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61
4、

从雍正帝开始,有鉴于康熙时期皇太子胤礽两立两废、诸王争储的教训,正式宣布了不再公开预立太子的决定,改为秘密立储制:皇帝生前将写有皇太子人选的遗诏放在木匣内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待皇帝驾崩后由顾命大臣取出公布。这表明(  )

A.传统的宗法制无法维系 B.公开立储威胁到了皇权
C.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D.储君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79
5、

在民间文化中,历史是《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这些故事(  )

A.传播了佛教的观念,反映了思想的进步 B.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
C.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 D.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了历史的内涵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44
6、

据《太平天国史料专辑》记载,迟至1861年,在江苏吴江地区拥有三四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柳兆熏还能收到租米1300余石。这说明(  )

A.太平天国尚未控制该地区 B.吴江地区的土地关系没有改变
C.大地主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D.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已经蜕变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185
7、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对1946-1949年国共之间的战争定性为“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以“内战”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正确前是(  )

A.前者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后者强调了战争的结果
B.前者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者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C.前者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后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D.前者只强调了战争的一方,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双方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67
8、

有学者认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华盛顿似乎准备接受中国内战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事实。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重申了开罗和波茨坦宣言,即台湾被看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宣称他无意向已经失势的国民党当局继续提供军事援助。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

A.准备推行孤立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B.接受了中共取得胜利的既定事实
C.利用外交辞令掩盖其争霸的本质 D.不会阻止大陆政权解决台湾问题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91
9、

建国后到2005年,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的调整时期外,中国政府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其中1958-1962年的二五计划被称为“夭折的计划”。导致二五计划“夭折”的直接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B.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C.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08
10、

罗马于公元前242年增设了一名外事行政长官专门负责涉外案件的审理工作。因为外事案件案情复杂,涉及面广,而且其所遇事件又常常是公民法中所没有规定的,因此,行政长官在断案时只得斟酌实情,便宜行事。有时甚至干脆直接引用各地早已实行的法律惯例。这一做法(  )

A.扩大了法律惯例的适用范围 B.克服了公民法主体狭小的弊端
C.强化了外事行政长官的自主权 D.保护了所有罗马人的法律权益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03
11、

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都比较雄厚
B.历次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控制
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43
12、

1947年2月21日,英国通知美国国务院,英国无力再对希腊和土耳其提供进一步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很快将从希腊撤退,希望美国从4月1号开始承担此前主要由英国在东地中海承担的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这说明(  )

A.英国放弃了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 B.美国公开宣布把冷战作为基本国策
C.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已转移到美国 D.美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29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在这本著作中,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的理论。常常有人认为亚当·斯密主张的是政府在国民经济中起的作用越小越好,一个自由的市场能够解决一切经济问题,并让所有的人都能获利。“自由放任”的主张成了他的经济理论的标签,但这种说法过分简化了斯密的经济理论。实际上,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政府采取某种形式的干预,对于整个社会的利益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在现代西方,斯密被认为是自由企业之父。
——摘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认为资本经济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已不能达到充分就业实现均衡,危机和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凯恩斯站在改良主义立场,想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只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国家干预或调节,便可以解决失业与危机。经过论证,他的理论被纳入了西方正统经济学的轨道,战后被广泛传播。影响着西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材料三
汉森在1941年发表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中,较系统地解释了“混合经济”的含义。他认为,从 19世纪末期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就开始逐渐变为私人经济和社会化经济并存的“公私混合经济”或者“双重经济”。汉森认为,这种“混合经济”具有双重的意义,即,生产领域的“公私混合经济”(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并存)和收入与消费方面的“公私混合经济”(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福利开支与私人收入和消费的并存)。
后来,(1948年)萨浮尔森在《经济学》中也专门论述了“混合经济”。他认为,“混合经济”就是国家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行控制,但是,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控制更为重要。
——摘自王志伟著《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这两种经济理论在主要观点上的异同,并简述出现这种不同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混合经济”理论的主要特点及其在20世纪70年代对西方国家所起的作用。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961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时期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909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张居正)到万历九年(1581年)决定把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各地,使它成为全国统一的新赋役制度。这就是《明史·食货志》所说的:“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金募,……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把过去按照户、丁派役的方法,改为按照丁、粮(地)派役,也就是说,把徭役的一部分转移到税粮(土地)中去。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农民继续“携家远徙”,四处流亡,清廷的赋役收入仍难得到保证。这时,统治集团中才开始有人尖锐地意识到,“丁、粮同属朝廷正供,派之于人与摊之于地,均属可行;然与其派在人而多贫民之累,孰若摊在地而使赋役均平?”清政府迅即采纳了这个建议,在不放弃丁银原额的前提下,只巧妙地改变一下征收方式,即将康熙五十年已固定的全国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余人丁应交纳的三百三十五万余两丁役银总额,平均摊入多到全国各省之诸州县的田赋银中,按每田赋银一两均摊了银若干计算,然后一起输纳征解。这就是所谓“摊丁入亩”制度。正式的摊丁入亩,始自雍正初年。
——摘编自白寿彝著《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代“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在内容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代赋税制度改革的作用。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962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钱
材料
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正像五十二年前他叔父所做的那样。一年后,他恢复帝国,自称拿破仑三世。于是在相距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国两次走上同一条道路:革命——共和——帝国。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法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革命。这以后法国的各派政治力量都进入合法斗争,和他们的英国同僚一样,规规矩矩坐在议会大厅中用举手来改变政局了。从 1789年起,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法国用革命来解决政治问题,造成激烈的社会动荡,但当问题真正解决时,却没有用革命的手段。这就是法国的政治现代化之路。
——摘编自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1)用史实说明法国“两次走上同一条道路”的表现,据此概括法国政治现代化之路的特点。(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的政治现代化之路“当问题真正解决时,却没有用革命的手段”的原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944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随着华盛顿对远东局势的恶化愈发关切,美国对深陷战争灾难的中国人民的声援此起彼伏。赛珍珠的畅销小说《大地》书中后半部分那感人至深的描绘,激起了人们对坚强勤劳的中国农民形象寄予广泛的同情。这种形象与日本军队在中国到处烧杀抢掠的新闻报道和摄影图片形成了震撼人心的强烈对比。美国对中国的支持体现在两种形式上:官方的政府贷款(1940年春季为2000万美元,1944年11月为1亿美元),以及非官方的与饱受苦难的中国人团结一致。1937年,一位退役的空军军官克莱尔·切诺成为中国的空军顾问,随同他一同前往中国的有一群受雇佣的美国飞行员,即“飞虎队”。他们代表外国势力为中国服务,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默许。1941年4月,罗斯福总统签署总统令,使得这种出于金钱目的的受雇佣行为合法化。1941年10月罗斯福政府还向重庆的蒋介石政府派去了一个官方的美国军事使团。
——摘自(美)科勒著《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对中国抗战给予了哪些方面的支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1年罗斯福总统对中国军事援助策略变化的背景和作用。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325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39年5月1日,当林则徐正在虎门收缴鸦片时,对形势的发展曾作出一个判断:“到省后察看夷情,外似桀骜,内实惟怯。向来恐开边衅,速致养痈之患日积旧深。岂知彼从六万里外远涉经商,主客之形,众寡之势,固不待智者而决。即其船坚炮利,亦只能取胜于外洋,而不能施技于内港。粤省重重门户,天险可凭,且其贸易多年,实为利市三倍。即除却鸦片一项,专做正经买卖,彼亦断不肯舍此马头。”在作了这些分析之后,林则徐得出结论:“虽其中不无波折,而大局均尚恭顺,非竞不可范围者。”也就是说,不必担心“边衅”。
1839年10月,英国内阁会议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前往中国。1840年4月,英国议会下院辩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国鸦片商人赔偿案。经过3天的辩论,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提议。
1840年4月,美国领事禀林则徐,告以本国及英国报纸载,6月份英国将封锁广州港,要求尽早让美国船入口开舱。林则徐对此官方的正式消息,仍不以为然,称其为“谣言”。
1840年6中旬,英军抵达广东沿海的战舰已达4艘,而林则徐在奏折上却说:“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
——摘编自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溃》
(1)根据材料,概括1839年5月林则徐认为不必担心“边衅”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0年林则徐对形势的判断并分析其原因。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