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 编号:129552
  • 题量:23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试卷
  • 更新:2021-12-03
  • 人气:829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岳阳卷)物理

1、

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岳阳平均气温42℃
B.某中学生质量50kg
C.正常人1s内心跳75次
D.物体教科书长260cm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46
2、

下列实验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81
3、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07
4、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口冒出“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
D.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46
5、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则(    )

A.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
B.木块相对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
C.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木块上放一钩码后,继续拉动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40
6、

下列事例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    )

A.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
B.用吸管从瓶中吸起饮料
C.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
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23
7、

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0.16kg/m3,则(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C.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30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是因为固体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C.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不能提高热机效率
D.光纤不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35
9、

岳阳城区新投入的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均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每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亮,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91
10、

下列设备与应用知识相符合的是( )

A.电磁继电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B.发电机——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C.电动机——电磁感应
D.验电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91
11、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C.发生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
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两脚插头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53
12、

用两只电流表按图示实验电路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灯泡电功率的大小是通过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的
B.将电灯泡并联是为了控制灯泡两端电压相同
C.选用的两只小灯泡规格必须相同
D.将其中一只电流表移接到干路上也可以完成实验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998
13、

离弦的箭由于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会继续前行;越尖的箭头越容易射穿目标,是因为箭头越尖对目标的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470
14、

将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20℃,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温越高,其分子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c=4.2×103J/(kg•℃)]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2029
15、

如图甲所示是电阻R和灯泡L的U-I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的阻值是      Ω;若将电阻R和小灯泡L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示数为0.4A,则电源的电压是         V。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762
16、

图甲为著名的厦门“怪坡”。在怪坡上,“车倒爬,水倒流”。科学家实地测量却发现。95m 长的怪坡“坡顶”比“坡底”还要低1.6m,但受周围参照物的影响产生了错觉。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纰漏,科学测量明真相。

(1)水平仪放在水平位置上时,重锤线位置如图乙(a)所示;放在怪坡上时重锤位置如图乙(b)所示,此时水平仪         (选填“左”或“右”)侧偏高。
(2)图丙中,线段AB和线段CD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2110
17、

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 题型:31
  • 难度:中等
  • 人气:917
18、

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极,请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小磁针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 题型:3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03
19、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水和砂。分别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试管中加入的水和砂应保证           (选填“体积”或“质量”)相等。
(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来反映的。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和砂两种物质吸热能力较强的是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1203
20、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
距离/cm
弹簧测力计
示数/N
弹簧测力计
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

 
(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3)分析数据可得结论,是由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高”或“低”)。
(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只填序号)
A.71.6%                    B. 82.4%                   C. 92.1%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932
21、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连接电路时,图甲中导线E端应与滑动变阻器的    选填“A”、“B”、“C”或“D”)接线柱相连,使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A端。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只填序号)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短路        C.R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    A。
(4)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合适位置,记录实验数据,此操作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5)再将电阻换成15Ω重复操作。
(6)分析数据可得实验结论                                                   

  • 题型:30
  • 难度:较难
  • 人气:2059
22、

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不幸发生后,岳阳迅速行动,多部门积极参与搜援。参与搜救的某型号冲锋舟质量为180kg。

(1)求该冲锋舟受到的重力大小;
(2)该冲锋舟在水平地面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求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该冲锋舟的排水量是1.2t,表示它满载时冲锋舟排开水的质量是1.2×103kg,求该冲锋舟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1395
23、

如图甲是一电热饮水机,通过机内温控开关S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额定电压220V,当开关S接a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A;当开关S接b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66W。求:

(1)R1的阻值;
(2)开关S接b时,电路中电流;
(3)该饮水机在保温状态工作100s,R2产生的热量。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