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2021-11-24
  • 题量:28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练习检测
  • 浏览:824

江苏东台市九年级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1、

微子是商纣王的庶兄,《史记·周本纪》载:“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即周成王时微子被封于宋,也就是今河南商丘一带。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51
2、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受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059
3、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方生产发展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贞观之治 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74
4、

下列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实中,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鉴真东渡日本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郑和七下西洋 D.玄奘天竺取经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81
5、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大兴“文字狱”都是从思想上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明朝的哪一措施与以上三者最为相似

A.废丞相 B.设锦衣卫
C.八股取士 D.设东厂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06
6、

近代有四位英国人曾经来到中国,在他们的日记中有误的是
怀特:1842年底我到上海做生意
詹姆斯:1845年我向清政府申请在香港开办了工厂
约翰:1860年我们与法国军人一起冲进夏宫,我拿了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
奥托:1900年8月我们进入清国皇帝的宫殿,还到居民家中夺得许多战利品

A.怀特 B.詹姆斯
C.约翰 D.奥托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46
7、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政治制度 D.教育制度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537
8、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09
9、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东台地区主要的抗日武装是

A.新四军 B.八路军
C.国民党军 D.红军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27
10、

“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二十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毛泽东。材料所述转折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93
11、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史上,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政党。下列事件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南昌起义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66
12、

下图人物曾经出现在美国西点军校的招生广告上,与他不属于同一时期的先进人物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袁隆平 D.邓稼先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018
13、

2014年3月20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访华之旅。35周年前中美关系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达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42
14、

《人民日报》报道: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记日记,他的亲身经历见证了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下午分自留地。”日记中“分自留地”指的是

A.农村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078
15、

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著名的领导人。你认为邓小平获得此殊荣的原因是

A.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的贡献
B.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C.他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D.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792
16、

反映古代中西文明交往的史实是

A.大化改新 B.新航路开辟
C.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D.马可·波罗来华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73
17、

“以国会立法主宰国家。国王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必须执行资产阶级的意志。”这是下列哪一文献的内容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1787年美国宪法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16
18、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国抗日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057
19、

“起来,饥寒交追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成为被压迫人民的战歌,传遍欧洲,响彻世界。我们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应该知道的历史是

A.法国大革命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24
20、

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投票结果如下:

发明家
爱迪生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瓦特
得票数
18
14
10
8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多少?
A.12票             B.22票            
C.28票             D.32票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705
21、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很充分。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得所有奴隶都获得了自由
B.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
C.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
D.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局面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510
22、

数据图表能给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分析下面的《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日本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B.联邦德国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
C.英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慢
D.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603
23、

下列对20世纪中期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打破了斯大林模式 B.大力推行种植玉米
C.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D.平反历史上的冤假错案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136
24、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超市里,标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随处可见,这一现象的出现是

A.经济区域化的表现 B.经济信息化的表现
C.经济专业化的表现 D.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34
25、

阅读材料: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表

时间
科学发明到它在工业上的应用(年)
从应用到产品投入市场(年)
合计(年)
1885~1919年
30
7
37
1920~1944年
16
8
24
1945~1964年
9
5
14

这一表格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A.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B.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几种技术的革命
C.使科技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D.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16
26、

时间擦亮了历史的眼睛,让历史照亮未来。边读边想,回答问题。
材料一: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全球通史》
材料二:从1895年到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醒来 110年的中国变革》
材料三:2014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长记者会上,王毅表示,“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请回答:
(1)材料一评述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场重大变革?(1分)材料二所述中国由“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后来转化成了什么实际行动?(1分)
(2)在上述两个事件中,中国与日本之间实现了怎样的角色互换?(2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现在的中日关系为什么不同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2分)
(4)据以上材料分析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条件?(2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131
27、

历史总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三:

材料四: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反省的是什么事?这件事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出现的危机后来怎么解决的?试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说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3)据材料三和四回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共出现了什么严重失误?后来所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探索成功与否取决哪些因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95
28、

人才问题事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而我国已成世界高端人才流失最大国,令人担忧。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与当时的教育有何关系?
(2)汉武帝时代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与当时涌现出的大批人才密切相关,试列举两人。
(3)“大唐盛世”人才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4)日本历史上两次崛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其相同的做法是什么?
(5)对于中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