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84833
  • 题量:29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模拟
  • 更新:2021-11-09
  • 人气:1544

山东滨州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06历史试卷

1、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云南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51
2、

下列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起了推动作用的是 (  )
①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②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③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④秦始皇焚书坑儒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49
3、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
①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83
4、

“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年是(    )

A.1840年 B.1856年 C.1900年 D.1931年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35
5、

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13
6、

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抗击侵略的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其中,与下图相关的是(    )

A.戚继光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邓世昌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74
7、

1895-1913年英日德俄等国在华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13家,资金合计1.3亿元。行业涉及矿业、水电、纺织、食品、机器造船等。这说明《马关条约》各项规定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

A.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B.日本可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割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D.开埠通商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90
8、

1998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     )          

A.商务印书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江南制造总局机械学堂 D.京师大学堂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73
9、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它们都(   )

A.具有反封建精神
B.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D.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83
10、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件。以下评论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

A.新世纪的曙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十年对峙,战火连绵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09
11、

《开天辟地》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影片,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片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景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37
12、

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而早就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已经为西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藏公路建成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75
13、

1985年,有一位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他能够看到的情景是(     )

A.各地农民分田到户经营 B.各地在大炼钢铁
C.政府机关里面张贴着许多的大字报 D.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88
14、

“小球转动大球”“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等都涉及了(  )

A.中英关系 B.中美关系
C.中印关系 D.中日关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50
15、

下列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土地私有制走向集体所有制的是 (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30
16、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指”(    )

A.新中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
C.香港澳门回归 D.西藏和平解放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63
17、

今天的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仍保留国王或天皇的称号。这与下列哪部文献确立的政体有关(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88
18、

明治维新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发展工业
C.实行义务教育 D.实施征兵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52
19、

1967年7月1日,欧洲共同体诞生,并于1993年建立欧洲联盟,经过几次扩大后,欧盟成员国现已增至27个。对欧盟的扩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使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
B.消除了欧洲内部的社会矛盾
C.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
D.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46
20、

近年全球谈猪色变,这都是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疫情惹的祸。各国科学家共同合作,力图通过克隆技术开发预防猪流感的疫苗。这项技术得益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马歇尔计划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40
21、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

A.法国大革命和“雾月政变”
B.“光荣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
D.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09
22、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根本原因是(   )

A.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改革
B.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C.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未形成强大而独立的政治力量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32
23、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在曾经充满动荡不安的欧洲巴尔干半岛上,僵持许久的科索沃问题正在考验着塞尔维亚的欧盟梦,考验着整个欧洲的稳定,也让美俄持续的明争暗斗多了一个复杂的回合和砝码,这反映了(    )

A.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D.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78
24、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史实是(   )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25
25、

李华同学在复习课上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名称应该定为(   )

A.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改革 C.民族统一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5
26、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内部包含了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大矛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回答秦、唐、明、清四个朝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
(2)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地方行政制度建设上,秦朝和元朝各有何开创性的贡献?
(3)依据上述回答指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两大矛盾的发展趋势。

  • 题型:4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87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 题型:41
  • 难度:较易
  • 人气:463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  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令世界为之震惊,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民出版社《大国崛起》
材料三 : 《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复兴之路》
请回答:(1)近代美国历史上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请说出第二次革命的名称及影响。你如何理解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国家发展的关系?
(2)为摆脱危机,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哪两次重要的发展?请列举日本在崛起过程中发动的对中美侵略的事件各一例。
(3)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参加中国复兴之路的探究活动,为下面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
①跌倒了——
②转折点——
③站起来了——
④富起来了——
(4)从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你发现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至少说出二个要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405
29、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时代主题逐渐演变为“和平与发展”。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及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条约。 一一高中人教版《 20 世纪战争与和平》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人教版九年级下 
近5年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在发展中国家,有近1/3的人处于赤贫状态。如果发达国家不改变目前的政策,世界贫困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20亿。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和约》对欧洲国际秩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用意何在?
(2)材料二“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是什么?列举事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少两例)
(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 材料三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人类应该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