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初中物理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 (    )

A.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C.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

来源: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易拉罐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温度 / ° C

20

30

40

50

加热时间 / s

0

40

82

126

0

18

40

64

(1)实验中,可以通过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 ) 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  (选填“甲”或“乙”,下同)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  液体升温更高。

(3)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液体冷却效果更好。

来源: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做“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时,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  (相等 / 不相等)。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画出它们升高的温度△ T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 T = kt ,温度升高△ T 1 过程中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小于 / 等于 / 大于)水;用 m 表示水的质量, c 1 c 2 分别表示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则两条直线 k 的比值 k : k 食用油 等于  

来源: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小华发现爸爸将水和防冻液(主要成分是不易蒸发、密度为 1 . 11 g / c m 3 的乙二醇)混合后加入汽车水箱,他很不解:夏天为什么还要加防冻液?他思考后认为,加防冻液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和沸点都可能发生变化。

(1)小华对混合液比热容的变化情况作了进一步思考,觉得混合液的比热容应随含水量(水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之比)的增大而增大。为此,他在图甲装置的两支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含水量不同的混合液,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①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②纠正后,实验通过  来比较不同混合液的比热容的大小。

(2)小华继续探究混合液沸点与含水量的关系,测得数据如下:

含水量 W / %

50

40

30

20

10

5

混合液沸点 t / ° C

107

110

116

124

141

160

①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含水量 W 与混合液沸点 t 的关系图线。

②混合液的含水量为 15 % 时,沸点是   ° C

(3)混合液沸腾后冷却,小华测出其密度,发现混合液的密度比混合前利用水和防冻液的质量、体积算出的密度要大。对于混合液沸腾冷却后密度变大的原因,他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防冻液与水混合时总体积变小;

猜想2:混合液沸腾过程中水大量汽化。

①若猜想1正确,则混合液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②为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设计了以下方案: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分别测出沸腾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若猜想正确,实验时可观察到  ;混合液密度变大的原因是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 0 . 5 kg 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 ) 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这种液体在 0 ~ 15 min 内放出的热量为  

来源:201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  

(2)加热 10 min ,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煤油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 C ,煤油的比热容是   J / ( kg · ° C ) 【 c 水 = 4 . 2 × 10 3 J / kg ⋅ ∘ C} 】

(4)若本实验共消耗酒精 20 g ,则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 q = 3 . 0 × 10 7 J / kg

来源: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实验课上,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各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均未达到沸点)

(1)小明设计的实验表格如下,在表格中横线处补全缺少的项目。

物质

质量 / kg

初始温度 / ° C

         

升高的温度 / ° C

加热时间 / min

食用油

(2)为了测量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小明先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再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3)在实验中,小明选用了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       

(4)小明通过实验发现在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的温度变化较大。根据这个现象可知:水和食用油相比较,          的吸热能力强。

(5)小明看到另一组同学在加热时间相同时,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相比,水温始终比油温升得快。由此可判断出,放入水中的电加热器实际功率          (选填“大”或“小”)。

来源: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实验中:

(1)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      

(2)在甲装置中,分别给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

3)在甲装置中,用相同酒精灯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两种液体        相同。

(4)在甲装置中,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给           加热时间更长。

(5)乙装置中两个相同烧杯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灯中煤油和酒精的质量相等,进行“比较煤油和酒精的热值大小关系”实验,假设6分钟两种燃料全部烧完,实验数据如表:

加热时间 / min

0

1

2

3

4

5

6

A 杯水温 / ° C

25

27

29

32

34

36

38

B 杯水温 / ° C

25

26

27

28

29

30

31

分析数据可知:热值较大的是         

(6)通过实验数据直接计算出燃料的热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来源: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牛奶、豆浆,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温度计同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本实验中,通过比较         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2)本实验中,使牛奶、豆浆         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牛奶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豆浆吸收的热量,这表明          的吸热能力强。

(3)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学中引入        来表示不同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

名称

质量 / g

温度升高 10 ° C 加热时间 / s

温度升高 20 ° C 加热时间 / s

温度升高 30 ° C 加热时间 / s

牛奶

350

260

520

650

豆浆

350

220

330

550

来源:2019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种类

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时间/s

温度升高30℃

所需时间/s

200

110

225

342

200

85

179

270

(1)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                    。(不计热量损失)

(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      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4)停止加热后,   液体温度下降得快。

来源:2018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秒表和       

(2)实验中应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初温相同且            (选填“质量”或“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并记录实验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20

27

34

41

48

乙的温度/℃

20

35

50

65

80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此实验是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来判断吸热能力强弱的,所以        (选填“甲”或“乙”)液体吸热本领强。

(4)该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              

来源:2018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所在的实验小组,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探究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直到它们各自沸腾(水的沸点为100℃,食用油的沸点为180℃)。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规格为“﹣2~102℃“和“0~200℃”的两种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2)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由             (填“加热时间的长短”或“液体的种类”)来决定的。

(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填“液体1”或“液体2”)是水。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液体1的温度/℃

20

26

32

38

44

50

液体2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4)用图丙的装置也可以完成本实验,在图甲、乙和图丙两种装置中,你认为图  (填“甲、乙”或“丙”)装置的效果更好,原因是                                     

来源:2018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乐乐和聪聪在海边发现海水比沙滩上的沙子凉得多,于是想探究海水和沙子吸热情况有什么不同。

乐乐的方案是: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给100g沙子和100g海水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沙子和海水升高的温度。

聪聪认为该方案应该改进,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用50g海水和50g沙子的混合物代替乐乐方案中的100g沙子,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为100g混合物和100g海水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1)老师认为聪聪的想法更合理,因为沙子是固体颗粒状,加热时不容易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是为了使被加热的物体                                 

(3)他俩选择了聪聪的方案进行实验,那么如果从实验中发现                    ,就可以初步判断海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强;

(4)物质的这种性质用比热容表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举出一例:                                                

来源:2017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用规格相同的两个电热器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比较它们                          ,得出实验结论。实验中,选用相同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的目的是                                          

来源:2017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所示是“比较不同物体的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两种液体A和B,将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同时加热。用停表测出液体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所用的时间。表1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

液体

质量/g

初温/

加热时间/s

末温/

A

60

20

45

B

60

20

120

45

(1)组装器材时,应将温度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不要碰到烧杯和         

(2)加热液体A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为         S。

(3)上述实验中,加热时间较长的液体,其比热容较       (填“大”或“小”)。

(4)小红想用与小明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则她在实验中应控制        (填“加热时间”或“升高温度”)相同。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探究比热容的实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