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初中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铜粉与氧气加热生成黑色粉末氧化铜

B.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淀粉遇碘变蓝色

来源:2016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  )

A.a是铜,b是红磷B.a是铜,b是木炭

C.a是汞,b是红磷D.a是汞,b是木炭

来源: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来源: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一、实验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  ,该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  

(2)实验二:试管③的现象为  ;将试管②和④的现象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来源: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B实验操作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3)C实验中两种物质研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D实验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来源:2018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根据探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

当观察到溶液  时,可以确定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滴加稀盐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2)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

①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若实验所用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原因是  

来源:2018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棉球上的酒精燃烧而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  

(2)实验二:实验结束后,测量结果小于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即可)

(3)实验三: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4)实验四:用冲洗后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会导致测得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2018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量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C.装置气密性不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来源: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换成细铁丝

D.红磷量不足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来源:2017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图①中先燃烧的物质是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按图②所示量取水的体积,当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图③中干而冷的烧杯内壁上有水雾产生,说明石蜡中含有   元素.

(4)图④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利用电热丝通电放出热量引燃红磷),其优点是   

来源:2017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A图所示实验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可得出关于氧气含量的结论是  

(2)B图所示实验为探究燃烧条件,根据该现象能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3)C图所示实验为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  

(4)D图所示实验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  。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

来源: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手段.初中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  (填“A”“B”或“C”)归为一类,其依据是  

来源:2016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燃烧停止后,红磷仍有剩余,燃烧停止的原因是  

(2)B是改进后的装置,小试管和铜片的组合代替了燃烧匙.开始实验时,向小试管中加入90℃以上的热水后,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考虑,热水的作用是  

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终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3)与A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来源:2016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是初中化学实验常见仪器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仪器A的名称是   ,F的名称是   ;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   (填字母序号)

(2)利用图甲中仪器D和E组装图一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①红磷燃烧冒出浓厚的   

②实验完毕后,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   (答出一点即可)

③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二所示),用配制的发热剂(主要成分为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反应原理可简化为铁生锈消耗集气瓶中的   

④经实验、分析、研究,小组同学又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三所示),他们不是将同样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集气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   

⑤在上述三个实验都正确的情况下,与另两个实验的测量结果相比,图三所示的实验测量结果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接近,其主要原因是   

来源:2016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设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请回答29﹣30题.

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

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

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来源:2016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