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面图一、图二的有关信息,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一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溶液温度与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图中
点的意义是,此时反应中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质量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图二是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有关反应图像,该图像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在
时无气泡产生,此时发生的反应是
;第二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
后,
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所加盐酸的体积等于
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所加盐酸体积大于
时,溶液的
7.
在如图的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后,天平不在保持平衡,指针向右偏转。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持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⑴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⑵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 |
部分变质 |
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② |
||
① ②没有气泡产生 |
⑷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食品着色剂、食品香料等食品添加剂,在规定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而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是违法添加物。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丹丹同学发现妈妈做早餐包子、馒头时,向面团中加入发酵粉,蒸出的包子、馒头中有许多小孔,松软可口,丹丹同学对发酵粉产生了兴趣。
⑴提出问题: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物质?
⑵查阅资料: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
⑶实验探究:下面是丹丹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帮她完成。
①将发酵粉取样,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
②取样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的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⑷小结与思考:
①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②发酵粉与面粉、水混合发酵产生
气体,这些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包子、馒头松软可口。
③实验室制取
可选择下列装置中的(填字母序号,任写一组)。
④实验室用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内装满水收集氧气时,还可用于测定氧气的体积,此时还需要(填仪器名称),氧气由(填"
"或"
")进入
中。
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 葡萄糖的燃烧产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证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实验设计】 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装置C处氧化铜的作用是 。
【方案评价】
(1)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填“是”或“否”),原因是 。
(2)装置C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是 (至少1条)。
【数据处理】下表是同学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事实 |
数据分析及结论 |
1.8g葡萄糖完全燃烧,得到2.64g CO2和1.08g H2O |
数据分析: 结论: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 |
【讨论交流】为了尽量减少误差:
(1)该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1条)
(2)从定量实验的角度看,该实验是否可进一步改进?请简要写出一个改进意见:
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为什么C中的气球变得更瘪了,原因是
;
(2)如果A中药品换成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先把二氧化锰放在气球中,用锥形瓶塞紧,放到天平上称量,调节太平平衡,然后把气球中的二氧化锰倒入到双氧水中,充分反应后,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是否仍然平衡? ;天平偏向 。(砝码一边或锥形瓶一边)
小黄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
A.提出假设 | B.收集证据 | C.设计实验 | D.作出结论 |
平静呼吸时,一般成年人每次量相等,约为500ml.成分测定分析表明:吸入气体、呼出气体中各种成分百分比大致如下表所示: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其它 |
吸入气体% |
78 |
21 |
0.03 |
0.01 |
0.96 |
呼出气体% |
78 |
16.4 |
4.63 |
0.03 |
0.94 |
试设计实验或列举生活中事实证明我们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汽.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
|
|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汽 |
(7分)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 。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O2和 ▲ (填化学式),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 ▲ 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 ▲ 法收集氧气。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O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
应的反应表达式为 ▲ (用化学式表示)。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 ▲ 。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 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O4置于试管中,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K2MnO4质量的方法,而是用了另一种实验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是正确的。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 。
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蜡烛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可生成炭黑 |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
C.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
某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见右图)。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否含有碳、氢、氧元素。
【查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
【探究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
【反思】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准确? (填“准确”或“不准确”),
请说明原因 。
食品吸潮和吸氧后容易变质,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通常在包装袋中加入1小包干燥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食品干燥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生石灰为主要成份的千燥剂(简称A类,下同);另一种是以硅胶为主要成份的干燥剂(简称B类,下同)。请问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A类干燥剂的小纸袋打开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发现纸袋发热,与出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类干燥剂中硅胶的主要成分为SiO2·nH2O。 SiO2是__________ (填 “单质”、“氧化物”),其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在杳阅资料中,还发现了—种新型的食品干燥剂:泡沫铁粉(铁粉包裹在泡沫塑料中)。当它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很快变成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nH2O),并有发热现象,说明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__________变化。与A类干燥 剂比较,泡沫铁粉除了做干燥剂外,还可做__________剂。
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
C.丙实验既可以将粗盐提纯,又可以说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
(6分)为了测定水的组成选用下列装置回答问题:(氢气用盐酸和锌制得)
(1)为准确测定水的组成,为防止杂质干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己_____ ______________丙;
(2)乙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_______ 。
(3)若测得丁装置中样品在实验前后减少6.4 g,乙装置中药品增加了7.2 g,丙装置增加了3.6 g,根据此可求出水中H、O质量比为(只写计算式)______________ 。
(4)实验结束后,若丁处仍有黑色固体,这对实验的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填“氧的质量偏大”、“氢的质量偏大”、“无影响” );
(5)装置中的丙能否省去? ;为什么?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