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
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
请把环境灾害与所造成的原因用线连起来。
酸雨 二氧化碳排放过多
重金属污染 二氧化硫大量进入大气
温室效应 汞、银等进入自然环境
白色污染 大量的废弃的包装塑料
防止污染、保护生物圈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农业 |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
C. | 直接排放废水,节省废水处理经费 |
D. | 加强立法执法,宣传保护生物圈意义 |
近年来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持续发生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大气污染 | B.士壤污染 | C.火山爆发 | D.植被遭破坏 |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其主要原因是
A.可以利用废旧电池外壳的金属 |
B.防止电池中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
C.不使电池中渗出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
D.可以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
地球人口激增,下列哪些现象可能会发生 ( )
(1)空气清新(2)资源消耗增多(3)环境质量改善 (4)森林砍伐减少 (5)山地开发加剧
A.(1)(3)(4) | B.(1)(2)(4) | C.(3)(5) | D.(2)(5) |
下列人类行为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是
A.尽量使用旅馆一次性洗刷用品 | B.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 |
C.大量引入国外优势树种 | D.举办禾花雀美食节 |
(每空1分,共9分)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材料二:PM2.5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PM2.5是1到2.5微米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哮喘复发。对心血管、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
材料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材料四:很多人为应对PM2.5的污染,选择戴口罩。据专家介绍,即便是医用口罩,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而街上流行的时装口罩就更别提了。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材料五: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其所在的城市某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
PM2.5(微克/立方米) |
|||
清晨 |
上班时段 |
中午 |
下班时段 |
|
(车流量最少) |
(车流量大) |
(车流量小) |
(车流量最大) |
|
第1组 |
19 |
89 |
43 |
97 |
第2组 |
22 |
83 |
38 |
98 |
第3组 |
20 |
86 |
41 |
99 |
(1)肺泡适于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有助于扩大进行____的面积。肺泡外还包绕着丰富的___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____构成,吸进的PM2.5的空气中的部分物质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____相适应的观点。
(2)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PM2.5中的有害物质使有哮喘史的人再次发生哮喘,因此PM2.5中的某些异物相当于免疫学中所说的____
(3)材料五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
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么,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 B.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 |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
人类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可导致
A.臭氧层被破坏 | B.温室效应 | C.癌症患者增多 | D.酸雨的发生 |
试题篮
()